1、众生的身心,分内外二界,身体是外界,心意是内界。
2、六界中,地水火风空五界叫做外界,第六之识叫做内界。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华严经所说十身之一。毗卢舍那如来应众生之机现草木国土,故草木国土,即舍那之身也。见探玄十四。...梵语 nava-yāna-saj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指顶戴宝冠之释迦像。此类图像中央安置大日佛,左侧阿閦佛、宝生佛,右侧弥陀佛、释迦佛等五彿。初或为造像庄严,故...【死有】 p0618 俱舍论九卷二页云:四者、死有。谓最后念、次中有前。 二解 发智论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死...本识,指第八识,谓第八识为出生一切善恶诸法之根本。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以八义证第八识之相,即:(一)依止执受,指...何等外门差别?谓多分欲界差别。...【顶堕】 p1026 大毗婆沙论六卷六页云:云何顶堕?答:如有一类,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说...(一)(889~955)唐末五代僧。长安贵胄里人,唐之宗室,俗姓李。母许氏为求子嗣,常持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日,梦...(杂名)菩萨璎珞本业经曰: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天名)玄应音义曰:尸仛,又作诧譇二形,同敕,敕嫁反,乾闼婆名也。...三大劫者,就现在之贤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大劫也。 一、过去庄严劫 千佛出世。 二、现在贤劫 千佛出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我们应该将佛法,将佛陀的智慧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这样...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读书过目成诵。居讷禅师十一岁出家,...
鸡鸣丑。鸡鸣丑。曙色才能分户牖。富者高眠醉梦中,贫人已向尘埃走。 或城隍,或村薮。矻矻波波各营构。下床开眼是...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从不违逆,总是慷慨布施,其声名远播,无人不知。一日,文殊...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黄金。 他立即跳入水里要找那黄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捧一捧的...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一日,波斯匿王命侍臣备妥宝羽严饰的车舆,出舍卫城。波斯匿王的母亲,年...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讲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说明:皈依在我们佛法修学过程中的重...
内界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内明 | 下篇:内秘 |
(杂语)开声闻缘觉二乘之证果者,而声闻之初果,经八万劫,二果经六万劫,三果经四万劫,四果经二万劫,缘觉经十千...
国土身
初心
宝冠释迦
死有
八义证有本识
外门差别
顶堕
道丕
一里劫万里劫
尸仛
三大劫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敦煌歌辞)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水中的金影

波斯匿王丧母记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