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之一。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别之相,慧照分明,即名“后得智”,或如量智、权智、俗智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即指密教诸尊各别之坛,乃相对于金刚界、胎藏界两部之都会坛。其图式系以一门之尊为中台,而以自部之眷属分列第二重...子题:专精不犯随、犯已能悔随、无心护持随、能犯无悔随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随有四种:一、者 专精不犯随 ,此...指修习水观而得之禅定。即一心观想水,于水得自在,能随意使身之内外现为水。(参阅“水观”1493) p1488...(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于如意宝珠王三摩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开,开除之意,即开除执着;显,显示之意,即显示真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关于法华开显之思想,于...(饮食)四药之一。为养病躯非时得食之米汁果汁等也。行事钞下二曰:言非时药者,诸杂浆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空】 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同...迦奢布罗,梵名 Ka?apura,或 Kā?apura, Kājapura。古代中印度憍赏弥国(梵 Kau?ājbī)之城名。据大唐西域记卷...(流派)耆阇法师所立六宗之第五。...亦名:发诤戒制意 行宗记释云:“制意中,初叙四诤已灭。乖理即言诤,违法即觅、犯、事三诤。殄即是灭。备德,谓有...(术语)真见道之对。谓真见道之后,起后得有分别之智慧,对于前之无分别智所证之真理,再分别变真如之相分,拟于真...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业力有密切的关系。业力这个观念是指我们在过去无量世(也可以...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家庭关系在五伦中占了三项,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夫妇伦。俗...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日和尚陪虚公到海会塔,虚公说:菩萨呀,注意呀!金佛不度炉...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生决定要死。 你告诉你自己:某某人!你要知道一件事实,今生...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问: 您刚才说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指什么说法。在家居士,生活工作生活中如何修,更好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明基...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有道我就拜。密宗也好,显教也好,我都搞了很久,最后我一道都...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
后得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后报 | 下篇:后五百岁 |
(术语)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于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
别坛曼荼罗
随行四种
水定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开显
非时药
空
迦奢布罗城
常宗
发四诤戒制意
相见道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圣严法师:业力与潜意识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住处供地藏菩萨像,就能得十种好处
居士在生活工作中该如何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