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忆念所闻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
2、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这也就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总持有四种:
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
二、义总持,即能执持佛法的义理;
三、咒总持,即菩萨依定起咒,解除众生的苦厄;
四、忍总持,即能如实的把握事实的真相。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亦名:王海月佛四喻 子题:世间王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众圣佛为最 含注戒本·皈敬偈:“世间王为最,众流...堂内之班位。坐堂之时,其位置依身分而规定。 p4451...梵语 catvāri-adhisthānāni。指四种功德之所住处。又称四功德处。谓若近善人,则得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苏利耶】 或苏梨耶,或修利。此云日神。日者,说文云实也,太阳之精。起世经云:日天宫殿,纵广正等五十一由...(经名)七卷,西晋安法钦译。记阿育王之事迹及摩诃迦叶以下优波鞠多等之因缘者。...手指所结之印契。印,梵语 mudrā,巴利语 muddā,音译母陀罗,乃记号之意;又作印契、印相、密印等,为教义规范之...(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二。触于弥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之柔软也。离身口之恶,为身之柔软,离三毒之烦恼...(术语)Upamā,译曰喻。因明论纂要曰:喻者西方云为播磨,此译为喻。今因明中后同异支,准西方云达利瑟致案多(D...(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即一佛乘。...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常常退下来也很快。要知道发了菩...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
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 这里就把西方极乐世界的...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但是人在诸多慾望面前却很难看得破,因为很多时候当...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的日子过久了,心里有点烦闷,很想轻松一下。 有一天国王心血...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
总持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总愿 | 下篇:总相 |
(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大方等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谓之大集经。前...
戒经王海月佛四喻
堂班
四德处
苏利耶
阿育王传
手印
触光柔软愿
播磨
恶业
大日经根本烦恼
最上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审视自己的个性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极乐世界离开了这三苦

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低下头来看
鞋匠变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