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hen
佛教术语。原指释迦牟尼之生身。释迦入灭后,其弟子们认为佛陀的特质不止在于“觉悟”,还应具备多种理想的品质,遂以佛陀能证能显诸法实相之智和所显所证的法理及其所修福德等为佛身;亦有以佛陀所说教法和所制律仪称为佛身。
佛身理论的实质是如何评价成佛的意义。历史上的释迦牟尼成佛之后,同样要入灭,其成佛的意义何在?在小乘佛典中提出肉身灭、法身不灭的说法。所谓法身,指缘起的法则。《中阿含经》卷七称:“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缘起的法则,是法尔道理,不生不灭。释迦成佛,即契证此缘起法,不再迷惑,故说法身不灭。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法是佛陀因地修持和成佛后教导弟子的法门大纲,此五法在果位上即转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是佛陀积聚的智慧和功德,不会消失,故法身不灭。
大乘佛教对佛身理论作进一步发挥,指出当年成佛的释迦牟尼只不过是“从本垂迹”倒驾慈航的应化之身,他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这带有否定人间佛陀现实性的趋向。在大乘经典中,有时说为一法身;有时说有二身,即常住身与方便应化身,或生身与法身。一般皆说三身,但名称各有不同。《佛地经》等为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胜鬘经》等为法佛、受用佛、化佛;《成唯识论》等为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法华论》为法身、报身、应身。以最后一说比较通行。法身指我空真如、法空真如所显之法性。报身指佛陀的智慧和悲愿以及福德庄严所成之身。此又分为两种:以如如智证如如理,是唯佛与佛所自证的境界,称自受用报身;为初地以上菩萨现起相好庄严之身而转无上法轮,称他受用报身。应身,即应物现身。指佛为普度众生随三界六道之不同状况和需要而显现之身,也指2500年前诞生印度、化导人间、80岁入灭的释迦牟尼。《华严经》、《心地观经》等更有六身、十身等说法。(净慧)
佛教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正文
(行事)于佛前奏管弦之讲社也。印度似有此风。长阿含经第十叙帝释天执乐神般遮翼,至摩揭陀帝释窟弹琉璃琴。中世盛...即佛世时古代印度之十六大国。据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所列,十六大国即:(一)鸯伽(梵 Avga),(二)摩竭陀(梵 Magad...(界名)娑婆世界也。娑婆译曰忍,又云堪忍世界。...【善识父母恩养】 p1145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当知此中善知恩养所有士夫补特伽罗、如实了知一切父母、皆应孝养...(术语)此三昧之力,能如龙之奋迅,现勇猛之威势也。正宗记龙树章曰:即入龙奋迅三昧,据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复...【无果法】 p1051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无果法云何?谓无为法。...(一)(751~830)唐代牛头宗禅僧。又称遗则。长安人,俗姓长孙。初随慧忠禅师,得悟玄旨,遂南游天台,入天台山佛窟...(术名)法华之迹门本门也。法华玄义七曰:又以此华喻佛法界迹本两门。...【时解脱补特伽罗】 p0917 瑜伽二十六卷六页云:云何时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钝根种姓;于诸世间现法乐...寂灭一切相的道法,是无为法的别名。...(饮食)Kharacchada,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译曰竹黄。最胜王经慧沼疏五曰:竹黄者竹内所出。...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 衍...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寿命,或者几天,或者几年,或者几十年,对不对?那你...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今问汝,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初发心要出家,你阿难尊者...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信极乐世界无...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 当这个小男婴呱呱堕地时,天上突然降下了大量的黄金、白...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
传流 从第一次结集,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以后,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
佛身(buddhakaya)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篇:法印(dharmamudra) | 下篇:佛性(buddhata, buddhatva) |
西晋译经居士。恒居关洛。明解有才干,博通经传,复善于撰文。曾参与竺法护之译经工作,笃志务法,参正文句,而有笔...
管弦讲
十六大国
忍土
善识父母恩养
龙奋迅三昧
无果法
惟则
迹本
时解脱补特伽罗
灭法
鸲路战娜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生活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学佛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一把石头换来每一生的富贵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