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华严宗立小、始、终、顿、圆之五教而判释一代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以大悲咒加持之净水。一般佛子咸信饮用此水,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又据大日经疏卷三载,水以滋润万物之...幻,指幻术家之变幻;泡,指水泡。“梦幻泡影”与“露电”,皆用以譬喻世间万法之虚妄不实、生灭无常。金刚经(大八...(杂名)Vajradhāra,译曰执金刚、持金刚。手持金刚杵之神部总名。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陀罗是执持义,旧...【所取通达】 p0741 显扬三卷一页云:四、所取通达。谓于一切诸识境界唯识影相,如实觉了。余如前说。...【毗婆尸】 亦名维卫,此云胜观。俱舍云:三无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燃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此由释尊于胜观佛...【第七地菩萨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页云:问:已入第七地菩萨、当言何相?答:当言于有加行无间缺无相界作意,...(名数)一边罪难,先受具足戒而犯四波罗夷者,是为佛法边外,故曰边罪。二犯比丘尼,于白衣时犯净戒之比丘尼者。三...(名数)一、闻慧,依见闻经教而生之智慧。二、思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三、修慧,依修禅定而生之智慧。前之二...(故事)智度论八曰:佛入婆罗门城乞食,婆罗门城,王立制限,若施食于佛,输五百金钱,佛到其国,皆闭门不应。佛空...(名数)又云四无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无畏。四无畏有佛与菩萨之二种。...梵语 gandha-vāri。指含有香气之净水。系混和诸种香而成,用于身体之灌沐或诸物之洒净。如方广大庄严经卷三(大三...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们的心,以佛心佛愿佛行来转变我们的身,转变我们的心,转变我...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
云岩昙晟生重病,道吾宗智问他:「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云岩答:「不生不灭处相见。」道吾说:「何不道非不...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之心他展开了两种诠释,深信是哪两种深信...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爱惜物命。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最胜的尊荣富贵;天女们前后围绕,歌舞作乐,欢喜嬉戏。他们互...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院内部行政机构分工明确。以禅宗寺院为例,大体由五大办事机构...
华严五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华严 | 下篇:华严三圣 |
(一)指贤劫之初所出现之四佛,即:俱留孙佛(梵 Krakucchanda)、拘那含佛(梵 Kanakamuni)、迦叶波佛(梵 Kā?y...
大悲水
梦幻泡影
伐折罗陀罗
所取通达
毗婆尸
第七地菩萨相
十三难
三慧
贫女献沈淀作辟支佛
四无畏
香水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草木成佛

在不生不灭处相见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