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所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法忍即慧性耳。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一切烦恼,本来自离,如是趣入,是即趣入。...(术语)教法与修行及证果。依如来之教法而起修行,依修行之功而证悟圣果。与教理行果之四法,惟开合不同耳。一切佛...亦名:四种广说、四广说、四分四说、十诵墨印、墨印、四墨印 济缘记·释杂法篇:“四广说,出四分。彼明比丘论...(公案)僧问赵州,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州云:洗钵盂去。其僧省悟。见无门关七...(术语)十使之一。慢惑驱使人之身心也。...【二教六理】 唯识宗用为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举出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种教证者,一为引《入楞伽经》的偈子:...(术语)亦名九十八使。烦恼之异名也。常随逐于人,故谓之随。其状体幽微难知,如眠性,故谓之眠。此为贪,瞋,痴,...(杂名)南山之道宣律师也。...即佛菩萨起大悲心为化益众生所现之佛身。即密教行者修身、口、意三密之妙行而与三密相应时,于其瑜伽观中来现之佛身...(菩萨)Vajrahet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位于西方月轮五尊中无量寿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如来转法轮之因德。...子题:常食、别房食 行宗记释云:“简僧自两食,但得轻罪。必约两主,方入正犯。故下,引证。 常食 即僧食, 别...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辄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过去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突发异想:寺院中有许多年轻的出家人,不知道他们对男女情爱是否还有染着心?要得到答案...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早晚功课,要是一个寺院,都没有人诵经,做早晚课。那慢慢的鬼...(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在未讲经之前先悬谈一下本经大意;也就是说要讲一部经...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二〇一八年三月四日十二时整,在东林寺净土苑助念堂正念生西...「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伤害人,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因为说出来一定会伤人。 一般说来...
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比丘聚会共相议论:暴志比丘...
无生法忍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生忏 | 下篇:无生相似过类 |
指以无缘之慈悲普遍加被众生之菩萨心。无缘,即无有任何亲疏差别之诸缘。又作他缘大乘住心、无缘乘心。为日本真言宗...
趣入
教行证
四说
赵州洗钵
慢使
二教六理
九十八随眠
南山律主
加持身
金刚因菩萨
背请戒必约两主方入正犯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信为道源功德母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
道源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