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众生之感与如来之应之道互相交通也。法华文句六下曰:“始于今日,感应道交,故云忽于此间,会遇见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属日本临济宗寺。位于京都市。山号鹫峰山。系丰臣秀吉之嫡室北政所出家后,为祈求丰臣秀吉之冥福而创建者。德川氏倾...全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其内容相当于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与光明觉品之部分。玄应音义卷八谓,兜...(术语)梵语Duḥkha-duḥkhatā之译。三苦之一。苦众生身心之苦,从饥饿疾病风雨寒热鞭打劳役等苦缘而生之苦也。大...优婆塞戒之五种类。由受持戒法之多寡分为:(一)一分戒,受三归依已,受持一戒。(二)少分戒,受三归依已,受持二戒。...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即:(一)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随烦恼】 p1365 瑜伽八卷六页云:倒染心故,名随烦恼。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页云:复次随烦恼依处,当知略有九种...【遍知道】 p1123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遍知道者:能知遍计所执故。...【住定】 p0659 显扬十九卷九页云:问:云何住定?答:谓如有一,于能入定诸行状相,善能了取;善了取故,随其...(杂语)俱舍论十二曰: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又曰: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Tanluan 南北朝僧人。净土宗的先驱。姓氏不详。山西雁门(治所在今山西代县)人。少年出家。对《中论》、《百论...西藏语 chos-snav-bahi-sgo chos-snav-bahi-tshul-dav-po。真言行者证净菩提心,灭除烦恼业苦,入初地位者,称为初...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退转的菩提愿。但我们要知道,一...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浮图七宝塔, 宝塔究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要是有人能静坐须臾顷一会儿,胜造浮图七宝塔...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现今社会,一般人都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升,当六根接触六尘时,难免会起心动念,但起的是烦恼心、动的是烦恼念,导致...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过患,而缘着阿弥陀佛,假如能天...
感应道交
【佛学大辞典】
上篇:感应 | 下篇:感应妙 |
(杂名)铁轮围山,即铁围山也。俱舍论曰: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
高台寺
兜沙经
苦苦
五分戒
三福
随烦恼
遍知道
住定
须臾
昙鸾(476~542)
初法明道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一念净心成正觉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自私自利遭苦报
让心定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