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诸法实相之深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佛今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计里吉罗,梵名 Kelikila。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一,金刚萨埵四明妃之一。又作髻利吉罗金刚女、髻黎吉...(术语)一切色法之上但有地水火风之四大更无第五大,故如龟毛兔角之无法谓为第五大,与言第六阴第七情同。维摩经观...梵名Da?abhūmika。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系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即七处八会中之第六他化自在...【三相应正了知诸可意事】 p0223 瑜伽九十卷九页云:由三种相,应正了知诸可意事。谓未来世诸可爱事,名所追求。若...谓仿效常不轻菩萨之行,于所遇之人礼拜恭敬,并赞叹(大九·一八五上):“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p996...【杂阿笈摩】 p1413 瑜伽八十五卷二页云: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术语)行者修行,万善万行也。六字者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如来,使五劫间思惟,兆载永劫间修业所得之大功德,含...为斋供冥众、吊祭亡者所读诵之文章。又作斋文。亦有于干旱时为祈雨,或为驱逐邪魅、祈求幸福等而作之祭文。我国六朝...亦名:在俗从非亲尼取食戒开缘 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初开亲里,疏云,以在俗家,人情相委,亲非讥故。次有病者,...【唯识二十论】 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本论系以《十地经》三界唯心之义立论,论证万法唯识,外境为内识所显...依地面而居的天。在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和忉利天是依著须弥山的地界而居,称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一)与世事纠缠不清,一心眷恋世间八法的上师,应远离之。 (二)扰乱自己的心意和损害修行觉受的友伴,应抛弃之。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是否对? 大安法师答: 这个话是对的,这也不是有人说,这是印光大师说的。...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
倓虚法师在长春筹建般若寺时,有致中、界虚两法师去林区协助砍伐木料。一次,他们在江边放木排时,遇到土匪,索取钱...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起伏不定,得失无常,有遗憾的...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起。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对别人也不会恭敬。这一...人生的痛苦永远多于快乐。一个人的降生意味着痛苦的开始,而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则是痛苦的终结。人的一生,就是不断...
实相义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实相风 | 下篇:实相慧 |
(术语)应机而作。与应现同。文句二下曰: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中略)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应作...
计里吉罗金刚女
第五大
十住经
三相应正了知诸可意事
不轻之行
杂阿笈摩
约行六字
祭文
村中取非亲尼食戒开缘
唯识二十论
地居天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地藏菩萨早就可以成佛,为什么永远示现菩萨相
十种应当远离
大安法师: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吗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推荐】危难之中持诵圣号 枪不能伤火不能烧

如何对待世间种种困难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