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佛说无量义经一卷,二、妙法莲华经八卷,三、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方便业】 p0375 佛地经论七卷十一页云:其余二智及净法界,与诸功德为所依止,能起种种利有情事;名方便业。...(术语)无物之实体,无为自然也。老子以此虚无为道体。三论玄义曰:伯阳之道,道指虚无。牟尼之道,道超四句。...【诸欲粗时】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寻思诸欲粗时?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多...(譬喻)色等之六境,谓之六尘。尘法极于六,无第七尘。故喻无法为七尘。楞严经一曰:若无有体而合者,则十九界因七...【鞞沙门】 大论云:秦言多闻,主夜叉,及罗刹。光明疏云:北水精埵,王名毗沙门。索隐云:福德之名闻四方故,...(譬喻)譬毒刺也。长阿含经十曰:三界无极尊,能断恩爱刺。普贤观经曰:色坏汝真,为恩爱奴色,使汝经历三界。...(术语)迷无自性,无自性故为空,既无迷,何有悟,迷空也?悟亦空也,空体一,谓之一如,是为空宗之义。又迷如冰,...(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得阿那含果报之位名。无量寿经下曰: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一行】 p0002 杂集论十五卷十页云:一行者:卽问论法。谓以一法与余法,一一互相问已;除此法,更以第二法、...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等者。谓如实知色生及变坏。如实知受想行识生及变坏。是名修。 定者云何为定?谓于五取...【毗勒】 此云箧藏。大论云:毗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难关,都不能因而损伤到健康。平日的生活作息要正常,应该要做...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佛之人,说参禅是顿超法门,乃上根利智的人才能修学,不是中...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是显现它的大胜方便。所以,今天的这个法,相对来讲很简短,...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楞严经》,一切法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根据佛经摘录,在白天夜晚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随力供养。 天王...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水上一个人,水面一个人;水面上的不是他,水上的才是他。当...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当然痛苦;觉悟后,就会得到解脱。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过快乐的日子,但是有很...
法华三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弥陀三部 | 下篇:弥勒三部 |
【耳识】 是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八识之一。指以耳根为所依,以声境为所缘,随根立名,而名耳识,产生对声境的了别...
方便业
虚无
诸欲粗时
七尘
鞞沙门
恩爱奴
迷悟一如
阿那含果
一行
证得诸漏永尽
毗勒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