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禅林之语。为胡乱坐之异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指三昧耶曼荼罗之佛身。与三昧耶形同,密教诸尊之本誓、内证等标帜及塔、轮宝、莲花、国土器世界等皆称三昧耶身。如...(术语)一、僧伽胝Saṁghāti,译云重复衣。二、嗢咀啰僧伽Uttarāsaṅga,译云上衣。三、安咀婆娑 Antarvāsa,译...浇,薄之意;季,末之意。即人情、风俗、道德浮薄之时代。又作浇世、浇末。全称浇季末法。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大四...世界之世,向久远推之,如云三世。三世者,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是谓三世。...又名中有,即人死后尚未投胎之前,有一个微细物质形成的化生身来维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阴身。此中阴身在最初的四...【生有二种业】 p0479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永吐】 p0495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永吐?永吐随眠故。此依断随眠说。谓除根本;永不生故。...(术语)止观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悉为中道实相之谓也。...前为离世间品之所说,又十明品之所说十种智明: 一、善知他心智明。 二、无碍天眼智明。 三、深入过去...(术语)昏闇之心不知照事理也。小乘教立二种之无知: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又】真智寂静而不动,绝一切分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曾经有人送来一种能染布的紫草,陶四翁用四百万钱把它买了下...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主要就讲这三件事情。【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信、愿主要...《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被最亲爱的人背叛时,恐怕就空不了。 这时,你不要想说该不该...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险。甚至大家有可能会接受不了,或者理解错误。那我先在这里给...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掉它,能否戒烟成功,取决于他的愿力,而非他想不想戒掉。实际...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师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不宜看得...
不腊次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忏举 | 下篇:不变易性 |
禅林用语。指本性。本命,指人出生年之干支;值其干支之星,称本命星。元辰,谓人之命运受阴阳二星所左右,而以阳八...
别解脱戒
三昧耶身
十三资具
浇季
三世
中阴身
生有二种业
永吐
色香中道
十种智明(二)
无知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