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开版之大藏经。全称明版大藏经,或称明本。可分如下五种:(一)洪武南藏,又称初刻南藏。奉明太祖命,成于洪武五年至永乐初年(1372~1403)顷,一说至洪武三十一年。版式存于南京报恩寺,万历年间曾经追雕。收一六一二部,或说一六二五部。日本山口县礼浦郡国枝村快友寺所珍藏之大藏经,即多属此。(二)永乐南藏,通称南藏。永乐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于南京刻印,为洪武南藏之再刻本,但略有更动。收佛典一六二五部,六三三一卷。版式为一纸三十行,每行十七字之折本。(三)北藏,又称永乐北藏。奉成祖之命,成于永乐十八年至英宗正统五年(1420~1440),收一六一五部,版式为一纸二十五行,每行十五至十七字之折本。后奉神宗母后之命,追雕华严悬谈会玄记等三十六部入藏,故北藏共计六七八函,六七七一卷。以上南、北二藏之流传颇为罕有。(四)武林藏,开版约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刻于浙江武林(杭县),为历来各版藏经中最早将梵夹本(即折本)改为方册本者,惟该藏迄今已全佚失。(五)楞严寺版,又称万历藏、密藏本、嘉兴版、明本、径山版。万历十四年(1586),密藏道开发愿,与真可、德清、幻予等人于五台山开雕,后移至径山(浙江余杭)雕版,最后将经版集中于浙江嘉兴楞严寺印刷,而于万历末年顷(1620)完成。计二一○函,版式为一纸二十行(一面十行),每行二十字之方册,颇便于阅览,遗品亦多。清代初叶补雕“续藏”二三七部,后开版“又续藏”一八九部。此楞严寺版为明藏诸版中流传最广者。[大明三藏圣教目录、大清三藏圣教目录、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三、英文大明三藏圣教目录、明史艺文志第七十四](参阅“中文大藏经”1001) p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