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jjñā,巴利语 saññā。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ñā(知)与接头语 saj(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视其为五遍行之一。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计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复数)。其次,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贪欲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杀害想)等三想,谓三不善想或三恶想,乃与贪、瞋(发怒)、害(加害于人)等三种烦恼相应而产生之“想”。出离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称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为观想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一,有无常想等十想之说;往生要集卷中亦谓,修念佛时,即是住于归命想(一心归佛)、引摄想(为佛所引导)、往生想(往生净土)等三想之中。[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p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