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僧尼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定及传统习惯。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到鹿野苑为 陈如等五人三转四谛法轮,同时始建僧团。但此时还未制戒,还没有传戒所规定的僧数。根据《毗奈耶》卷一所述,释迦“证觉”后第13年有苏阵那犯过,始与诸比丘结戒,创制波罗夷(意译为弃,即弃于佛法之外)不共住戒法。以后比丘越来越多,犯过失的也随之增多,于是陆续制定相应的禁戒,逐渐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律制。佛教分成上座、大众两个部派以后,南传佛教奉行上座部律,至今不衰。由于对律制的理解和奉行渐有差异,因而各国佛教又分成若干派别,僧伽除了有共同遵奉的戒律外,还有适应本国情况的僧团制度。有的国家还设有管理全国僧伽事务的僧王、僧议会和僧内阁或大长老会等。三国魏嘉平年间,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戒本传入中国,北传佛教僧众当时奉为准绳。后律典翻译渐多,从东晋到宋、齐、梁时代,中国僧众主要奉行说一切有部《十诵律》。后因提倡法藏部《四分律》的人增多,唐道宣便依据《四分律》建立律宗。此后汉族地区僧众一直奉行此律。
中国藏、蒙等地区佛教都奉行说一切有部律,有些寺庙还订立清规。如格鲁派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都有自家的清规,它们设有“堪布”(相当于汉地丛林的“住持”)、“翁则”(负责领众念诵修持,相当于汉地丛林的“维那”)、“格贵”(蒙族佛教叫“格斯贵”,俗称“铁棒喇嘛”,监察僧众勤惰,相当于汉地丛林的“僧值”)、“涅巴”(管家,职掌库房财务等)、“强佐”(管理扎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职分司各事。
中国傣族等地区巴利语系佛教的最高领袖称“松迪阿伽摩尼”,寺院住持称“都龙”,奉行的律部和僧制与南传缅甸上座部佛教大同小异。
日本佛教的律制主要是中国唐代鉴真传去的,也是《四分律》。后来有些寺院又传中国寺院的清规。日本佛教管辖一宗一派的首领一般称“管长”,但有些宗派如天台宗称“座主”,西本愿寺派称“门主”,大谷派称“法主”等。天台、真言、禅、净等各宗各派也都各有自家的规制。
佛事仪式与节日
佛事仪式 原是释迦时代所行的宗教活动,传到中国后演变为应赴社会的经忏、佛事等一套固定仪式。主要有忏法、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焰口等。藏族地区的佛事仪式,其诵经说法、传召大会等显宗法事与汉族地区佛教基本相同。另外还有密宗的传法灌顶和修法等仪式。傣族地区佛事仪式则或多或少带有当地居民固有的鬼神崇拜和精灵崇拜等的痕迹。
主要节日 有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成道节(亦称佛成道日、腊八节)、涅槃节、观音节(中国汉族地区于农历二、六、九三个月的十九日为纪念观音的节日)、世界佛陀节(亦称维莎迦节,即南传佛教将释迦的诞生、成道、涅槃并在一起纪念的节日)、驱鬼节和跳神节(藏族地区佛教节日)、泼水节(傣族佛教节日)、佛牙节(斯里兰卡的佛教节日)等。有些节日已成为民俗。
佛教词典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正文
【眼等触所生受】 p1000 界身足论上六页云:眼触所生受云何?谓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受。此中...为鸠摩罗什译经之处。后秦姚兴于弘始三年(401)征伐后凉,迎请鸠摩罗什至长安,并礼之为国师,敕住于西明阁与逍遥...龙树造。为“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观因缘门第一所引用。本论论述诸法无自性,倡性空中道之思想。其主旨与论证方...又叫做拈花微笑、拈花示众。...云何善?几是善?为何义故观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随逐故、发起故、第一义故、生得故、方便故、现前供养故、饶益...亦名:摩触女人戒犯缘、摩触戒犯缘 子题:女境多种随戒各异、自触身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具缘成犯有五:一、人女...(名数)众生所具真如之法,虽体性空净,然有无量烦恼垢染,若无人以方便对治之,则无得净者,其方便有四种:一行根...即龙。龙属于六趣中之畜生趣,故称龙畜。金师子章序(大四五·六六七中):“设以龙畜身兮悟道者,其数一万否?” ...(术语)心意之趣向。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术语)依物之因缘而生起曰转,以生起即其物之转变也。唯识论一曰:有种种相转。同述记曰:转是起义。...(术语)通称说诸法实相深理之诸大乘经。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诸佛所说深经。注曰:什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龙藏本)...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防治爱欲? 大安法师答: 是啊,我们...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医治。 《金刚经》也提到: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是讲缘生缘...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八臂的准提菩萨,其实他还有其它的形像,如八臂的准提菩萨,四...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觉得你佛教,说这些东西太消极了,太迷...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佛教圣地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
提到往生的问题,有很多居士问:临命终时,是不是最后一念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能不...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决定的。所...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心里却不容易生出自己将来也会老的认知来。通常就会觉得,老...
僧伽制度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篇:教义与经典 | 下篇:佛教文化艺术 |
(术语)百论之著作者,提婆为论伏外道论师所用一种之循环论法也。西域记五曰:初提婆菩萨,自南印度,至此伽蓝。城...
眼等触所生受
西明阁
七十空性论
世尊拈花
善
触女人戒犯缘
四种方便
龙畜
意趣
转
深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