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切菩萨欲证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Agnidatta,巴连弗国婆罗门名。彼在母胎内,使母能论议。见杂阿含经二十五,经律异相四十一。...(名数)一、身见,即我见我所见也,不知吾身为五蕴和合之假者。而计度实有我身(我见),又不知我身边之诸物,无一...(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最钝根之罗汉,一旦证罗汉果后时逢恶缘退没自果者。...(术语)三学之一。禅定之习学也。定心治乱以发真智者。三藏法数九曰: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证神,见性悟道,故名定...(杂语)能诠之文句与所诠之义理也。梁僧传(道安传)曰:文理会通,经义克明。...梵名 Buddhadeva。音译佛陀提婆、勃陀提婆。为说一切有部之学者,婆沙会四大论师之一。主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图像)同秘要品曰:矜羯罗,形如十五岁童,着莲华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与头指间横插一股杵,天衣袈裟...(名数)三颠倒之略。释门归敬仪中曰:三倒常行,革凡何日。...(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谓小乘于人法二空中,仅知人空而未知法空之浅薄偏见。小乘虽体认众生之身为五蕴之假和合,但以为五蕴生灭之法为实有...(名数)华严宗所立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之三观也。...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多数的人,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却又常常要求别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公事、交...
我有一个搞学术的朋友,他谈到中国人好像缺少原罪意识,不像西方国家的人有原罪意识,所以,我也在跟他讨论这个问题...
清朝的玉琳国师,前世是一个十不全的书记师。因为受到富家千金的羞辱,难过得想自尽。在师父一番劝导后,他不因为丑...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者)将坐具置于右肩上进到园中,比丘立即到舍利弗尊者面前说道...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影响。他说:吾不为一宗一派之徒裔,主张力行菩萨道,直学佛陀...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典。这些经典称为佛的法身舍利,与世间的善书不同。世间的善书...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有,唯欲避境趋寂。故闻净土化生,心不喜乐。如诸声闻,不见舍...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十八品 | 下篇:二十五坛别尊法 |
(术语)言物之穷极也。唯识述记二本曰:边际者是穷尽义。...
阿耆尼达多
五见
退法阿罗汉
定学
文理
觉天
形像
三倒
大德
偏小情
法界三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慧律法师《做个真正的勇者》

念念向内去找原因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念经虽不能了其义,但也能得无量的福报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