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即生法二身,名异义同也。大乘义章十九曰:“自德名真,随化所现,说以为应,真则是其法门之身,应则是其共世间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无著菩萨之五部本论及世亲菩萨之十部末论。皆显法相瑜伽之理者,...机,根机;缘,因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机根之纯熟为缘而起。此外...【非律仪非不律仪】 p0719 瑜伽五十三卷九页云:复次云何非律仪非不律仪?谓除如先所说律仪不律仪业,所有善不...bukong 唐代僧人。密宗祖师之一。全称不空金刚。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14...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判,剖判之义,谓剖判佛陀教化始终之大纲。释,解释之义,谓解释一代圣教之逗机益物。...(559~628)唐代僧。恒州石邑(河北获鹿)人,俗姓杜。少有异操,十四岁贯通经书,十七岁通达史学,被州县荐举为进...又名惑业苦,意谓吾人由于贪嗔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七品之名。说妙庄严王之本事来历,故名。...梵语 pūtimukta-bhaisajya,巴利语 pūtimutta-bhesajja。为比丘所应依用的四法(四依)之一。梵语 pūtimukta,有...指密教之中应千手观音之四十手而显现之化身菩萨。于五部五法之中各有八手,故共成四十真言法,即:(一)佛部息灾法,...(经名)有二部:一摄于中阿含经三十三。苦行尼犍弟子,有优婆离居士,云三业中意业最重,欲难破佛之立义而来,反受...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大佛顶首楞严咒...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 月...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讲包容的智慧的。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它没有拒...
我们正式来说明信愿行三种资粮修行的内容。今初,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信门。信门也是有一段《灵峰宗论》的论文,我们先...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鲜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粘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甚至在说法时也完全以社会的形态来教育...【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然身在藕花中 二 才生一念便生缠 摄念无如念佛先 才把娑婆全放...
真应二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生法二身 | 下篇:实相为物二身 |
(人名)宋杭州契嵩,字仲灵,号潜子,宋仁宗赐明教大师之号。见五灯会元。...
五论十支
机缘
非律仪非不律仪
不空(Amoghavajra 705-774)
判释
明瞻
烦恼业苦
妙庄严王本事品
陈弃药
四十观音
优婆离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心无片瓦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包容才能成就美满人生

有这一念的信心成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
夏吃生姜七大好处

不服气的修行者
家庭也是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