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唐不空译。造般多罗道场,中央安置如意轮王菩萨,周围安置七星之像,及诃利低母,禳灾之法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于尘境起诸染着而生之三种惑业。即:(一)俱生思惑,乃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时所生之爱恶心。(二)依见思惑,乃随见...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乃菩萨行之内容。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一(大二六·三三七下):“自利利他,胜如实修行,自...(界名)人类为十界之第五,故曰人界。界者差别之义。...(术语)谓甚深清净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闻圣弟子深净微妙音,喜称南无佛。...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tīkā。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偈颂部分系弥勒(梵 Maitreya,四世纪后半)...巴利名 Sutta-vibhavga。巴利文律藏三大部之一。又作经分律。主要内容为戒之条文、说明成立之因缘、条文字句之解释...醯罗,梵名 Hidda 或 Hila。为北印度那揭罗曷国之都府名。又作佛头骨城。以供奉佛顶骨而闻名。或谓释尊如来之髑髅骨...指悉昙字中之 (a,阿)字。阿字为一切真言之根本中心,由此字可流出一切如来所说之真言;又一切如来之内证皆归于阿...(术语)唯一成佛之教法。是法华经所说。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同品曰: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亲近善士】 p1385 法蕴足论一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术语)圆教之假谛,为空中二谛相即之假,故云即假,以别于别教之假谛。...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印光大师校印本)...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如果按百年计算,50岁以后的人生应该进入下半场...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的方法,方法就是念佛。有的不念佛,没念一声佛,只修观想。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因为蓬溪白塔寺修成以后,新建了座观音阁,千手观音菩萨圣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尤其常见。这样的烦恼还会产生一些连带的效果,比如怨恨自己的...
曾有人远行时,独自夜宿在一空房子。半夜有鬼肩扛着死人来到他前面,又有一鬼追来,瞋骂前来的鬼说:这死人是我的,...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凡圣同居,三界的欲界,六道的人道,那么我们一般以为说,人好...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在往昔久远之世,有位叫大船的国王,其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朝中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大船国王行慈善施仁政,百姓...
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星 | 下篇:七星如意轮观音 |
(术语)梵语攞乞尖拏Lakṣaṇa,见梵语杂名。事物之相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
三种思惑
上求下化
人界
深净
中边分别论
经分别
醯罗城
真言心
一佛乘
亲近善士
即假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二鬼争尸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