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法之名。一观色为苦,二观色为集,三观色为灭,四观色为道,五观色为爱味,六观色为过患,七观色为出离。前四种观色之四谛,色爱味之言,重观色之集。色过患之言,重观色之苦,色出离之言,重观色之灭谛。如是受想行识各七,故为三十五也。不过七,故但曰七处善。见婆沙论百八十三,俱舍光记二十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正尽苦慧】 p0504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一页云:正尽苦慧者:正云何?答:因故,门故,理趣故,行相故;说名为正。尽...小乘俱舍论以一切之烦恼称为随烦恼,或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称其余之烦恼为随烦恼;大乘唯识家则谓根本烦恼以外...唐中宗时,复礼法师请问诸方学者真如与无明之关系,所作五言十句之偈颂。即(卍续一四八·二九七上):“真法性本净...表示法华经以前所说之诸经皆悉方便权教之语。出自法华经之序经─无量义经中。意谓释尊从法华经开始宣说真实之教。盖...(术语)意之狂奔如猿也。三教旨归下曰:二六之缘,诱策意猿。...(术语)忍耐而为善事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诸恶道减少,忍善者增益。...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二·一八八上):“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术语)痴心迷于理也。止观五曰: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术语)俱舍论所说十智中尽智无生智之二也。俱舍论二十五曰:尽无生智说名为觉。...(术语)佛菩萨加被之力。...【转变秘密】 p1408 世亲释五卷十三页云:转变秘密者:谓于是处,以说余义诸言诸字。转显余义。于伽陀中,觉不坚为...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来的,你知道吗?所有的障碍只有从一个地方出来,就是你的内心...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性及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场上说,...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 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熙熙攘...
今日是两个七的第二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各位来参加的日益增多,可见上海地方的人善心纯厚,福德深重。更可见人人...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跪在佛的面前合掌请教佛陀:天上天下,一切人民,都没有一位能...中道二字,并不是指我们的身和语,而是心。当我们不喜欢的一个法尘升起时,它影响了心,并且有了迷惑,当这颗心已经...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安法师答: 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括读...
吉祥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不鲜见:如书信里、贺年片上,馈赠的礼物上、贺辞里等。无论带有吉祥二字的东西被送往何...
七处善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情 | 下篇:七处平满相 |
(术语)梵语修多罗Sūtra之译意。又曰契经,或曰经本。(一)三藏之一。对于律及论而言。即佛所说之教法也。涅槃经...
正尽苦慧
二十种随烦恼
真妄颂
四十余年未显真实
意猿
忍善
信心
痴迷
尽无生智
加力
转变秘密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教观纲宗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圣严法师《最好修学哪一宗?》

【推荐】财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

观音菩萨用功的方法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内心的中道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