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于西方极乐之边地懈慢界者,五百岁间,不见三宝,不能得法乐,故譬之系于七宝所成之牢狱也。无量寿经下曰:“譬如转轮圣王别有七宝宫室,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翻。若有诸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宫中,系以金锁,供给饮食衣服床褥华香妓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跋致】 晋言发趣,或云至奏。奏,为也,进也。...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五戒之中,所以但列不妄语,余不断者?’‘佛法贵实。由此人清净口业,不妄语故,当知余三...云何戒波罗蜜多相?谓诸菩萨安住菩萨法性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受持一切菩萨戒时所有身语意业。...隋代僧。会稽山阴人,俗姓顾。为天台智者大师之弟子。开皇年间,住庐山修头陀法。大业初年,敕令严禁游方隐逸,师闻...子题:从生 资持记释云:“相似谓同名罪; 从生 ,谓种类罪。”(事钞记卷七·一八·一三)...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杂语)比丘眠卧之法。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思想正也。摩得勒伽论六曰:初夜过,四叠郁多罗僧敷卷叠僧伽梨为枕...(杂语)佛舍利之异名。长阿含经四曰:如来遗形,不敢相许。...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大乘的菩萨,则于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寺院之通称。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大二四·二二三中):“今此伽蓝先为法宇,今日变作乾闼婆城。”(参阅“寺院”2...(杂语)学道之人也。菩萨璎珞经曰:佛子庄严二种法身,是人名学行人。...(龙藏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你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每个人...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以静心对治动心: 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须有几分......以佛的智慧来看世间,无论是我们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环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质、自然等一切现象,全都是因缘所生。而...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就是放纵扩大自己的错误;如因着而不改变自己的恶习,就会永远...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了解这道理的人,就不会随便放纵自己动坏念头,或负面、黑暗的...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
七宝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宝华 | 下篇:七宝树林 |
(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
三跋致
五戒成宗防七支多宗防四支
戒波罗蜜多相
大志
相似从生
空不空
卧法
遗形
见道
法宇
学人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治心的方法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并没有任何真实不变的东西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