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佛或时名法轮,或时名梵轮,有何等异?答曰:说梵轮法轮无异。复次,有人言:说梵轮者,现四无量心,说法轮者,示四谛法。复次,梵轮因四无量心得道,是名梵轮,依余法得道,是名法轮。梵轮示四禅,法轮示三十七品。梵轮示修禅定圣道,法轮示修智慧圣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乘百法明门论】 全一卷,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唯识宗‘一本十支’的一种,又作略陈名数支,以一切法无...【钵塞莫】 或云阿唎吒迦二合。此云数珠,木槵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六种清净智】 p0305 显扬十七卷一页云:论曰:当知此智、真证觉分;非方便位。亦是六种清净智相。所谓法智、种类...指正式验证,亦指僧侣受戒时,官方所发之公认证明书。例如度缘、戒牒等属之。[显戒论缘起卷上、禅林象器笺簿券门]...【有欲邪行者】 p0550 法蕴足论一卷十一页云:何等名为有欲邪行者?谓于欲邪行,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谓摄一切有为之事相,归之于真如实性。在法相宗,判一切诸法之体性为“四重出体”,即摄相归性体、摄境从识体、摄假...华严宗古十玄门之一。系就心而阐明缘起之根本,亦即一切诸法皆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称为...梵名 Mahāyāna-pradīpa。音译莫诃夜那钵地已波。唐代僧。爱州(越南东京一带)人。幼年出家于杜罗钵底国,通大乘...(物名)律摄云:油谓苣藤蔓菁及木蜜等,并五种脂,如法澄滤。苣藤即胡麻也,蔓菁即芜菁也。其根茎叶,可为菜食,子...谓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坠落在深坑之中。...檀,梵语 dāna 之音译,布施之义。指于施者、施物及受者起执念之布施。大智度论卷十一(大二五·一四二上):“若...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重点。 第一个,持戒。 净土宗我...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无常的;无疑它将会被死亡夺去,然后又再一次徘徊于生死轮回中...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而来之事,是中国佛教史上比较著名的公案之一,在《乐邦遗稿》...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慧律法师答: 见性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见性就是见...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个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我现在的角色;可是我现在扮演现...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7.9公斤)、200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被确认为全球最重的...
凡是想要占察木轮,首先必须熟读《占察善恶业报经》经文暨相关的注疏、讲述,了解地藏菩萨开示占察木轮方便法门的大...
梵轮法轮同异
【佛学大辞典】
上篇:梵轮 | 下篇:梵箧 |
(杂语)Akṣayakośa,又曰恶乞叉也句势,译言无尽藏。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阿乞叉野句势:阿者无也,乞叉野者尽也...
大乘百法明门论
钵塞莫
六种清净智
公验
有欲邪行者
归性
唯心回转善成门
大乘灯
油
解脱深坑
世间檀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菩萨及地藏经介绍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