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遍知一切法之智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吉祥变,梵名 Laksma-mahāvidya,音译攞乞叉摩摩诃微地也。又称大吉变菩萨。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最外列...(印相)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二遍知院中之三昧耶形也。在莲华上作三角形者。...巧用诸法,随机利物,称为方便。据净名经疏载,方便有三:(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菩萨于心内自证不思议真俗二...阿罗汉之异名。以彼等乃修无伪真道者,故称真人。此外,伟大之修行者(佛陀),或趋向证得真谛法又不自贵、不贱他之...九食之一。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一列举四种世间食及五种出世间食,念食即属出世间食。指行者若忆念善法而护持不忘,必能...(经名)一卷,四晋竺法护译。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佛因说四不可得。...指宗与教。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佛陀为适应教化对象而说之教法,称为教;教中...【见稠林】 p0639 瑜伽九十五卷三页云:由能障碍能取真实微妙慧故;名见稠林。...三种色之一。指十一色法中之无表色。无表色非眼能见,非由极微所成,其自性无对碍,故称不可见无对色。其自性虽无对...谓以米饭供养佛、菩萨。又作佛饷、佛饭、熟佛供。供养仪式(大一八·一八○下):“凡所供养物,但除五辛酒肉等不净...(术语)爱欲之境界也。爱欲之种族也。大集经三曰:知世爱界。...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龙藏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常随在旁,有众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王、...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调柔、心轻安性生起之力,为所依止。未到地定的修学,他要以心...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 【能生长万物;菩提心亦如是,于一切...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
遍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遍净天 | 下篇:遍照如来 |
(术语)天台以为观心之境,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三科中,舍入与界而取五阴。于五阴中舍色,受,想,行,之前四...
大吉祥变菩萨
一切如来智印
三方便
真人
念食
四不可得经
宗教
见稠林
不可见无对色
佛供
爱界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梵网经

念佛的现世感应

金色王施饭获福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