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梵曰畔徒室利Bandhuśri,唯识十大论师之一。天亲菩萨同时人。见唯识述记上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愚位有五】 p1252 瑜伽八十七卷十页云:复次愚位有五。若于中转;堕愚夫数。何等为五?一、不获得俱生慧故,二、...梵语 vajrodaka。音译作跋折啰邬陀迦。西藏语 rdo-rje-chu。又称金刚誓水、誓水。于密教中,受灌顶之际须立誓约;金...为一需藉车拉转,以使之钻物之大锥。秦始皇建阿房宫(一说万里长城)时,曾造巨大之锥,其后,此大锥已无用。禅林遂...梵语 vyādhi-duhkha,巴利语 vyādhi-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地名)Sadaniśvara,国名,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四。...据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载,世间有六种凡常之力,即:(一)小儿以啼泣为力,谓小儿欲有所求,不能言语,唯有啼哭。(二...(修法)镇护国家之金刚夜叉秘法也,日本传教大师自唐之顺晓阿阇梨传至日本。见天台史略上。...【八时趣入懈怠不发精进】 p0087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又依四处,于八时中,趣入懈怠,不发精进。当知如是补特伽罗,...(名数)无著所造之八论,对于瑜伽本论,谓之八支论,...【疑举罪事】 p1288 集异门论四卷七页云:疑举罪事者:云何疑,云何举罪,云何事,而说疑举罪事耶?答:疑、谓五缘...(术语)又作底沙。译曰说,说法度人。探玄记五曰: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云光也。慧苑音义上曰:提舍,正云...《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刚刚那一把茶叶中的每...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道出了佛教对动物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慈悲。千年以降,佛教与中...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天,他到寺院里拜佛,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向菩萨祈求:菩萨啊,...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化的神,无需教条主义和神学,它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它...
【疏文】 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者,即所念阿弥陀佛之片言也。至...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化。一般来说我们有八万四千个法门,在这么多法门当中,我们可...原文: 富贵人多病,一则一事不肯操作,血脉便不周流。二则多食血肉诸品,若遇一有毒者,则其祸不小,或致殒命。即无...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来山出家为什么要经过一、二、三年才圆顶?就是希...
亲胜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亲教 | 下篇:亲缘 |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恶业障多者,一心观佛之相好而治之也。...
愚位有五
金刚水
度轹钻
病苦
萨他泥湿伐罗
六种力
镇将夜叉法
八时趣入懈怠不发精进
八支论
疑举罪事
提舍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珍惜每一片茶叶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如何成为富翁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念佛法门之奇妙殊特

扫除临终的一切障碍
富贵人多病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