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yādhi-duhkha,巴利语 vyādhi-dukkha。四苦之一,八苦之一。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盖病之发有四大不调,又有因四大不调而生四百四病之说。据五王经所言,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水大不调,则举身膀肿;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风大不调,则举身僵硬。诸此百节苦痛,犹被鞭笞,气力虚竭,坐起须人,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心怀苦恼,言辄悲哀,甘膳美食,入口皆苦;凡此皆为大苦。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说病苦有五相,即:(一)身性变坏,(二)忧苦增长多倍,(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五)能令命根速离坏。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亦有身病与心病之分,身病则有因水、因风、因热引起之病及杂病四种;心病则有踊跃、恐怖、忧愁、愚痴四种。[增一阿含经卷六、修行本起经卷下、摩诃僧祇律卷十] p419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天名)不动明王使者之名。八大童子之一。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现...巴利语 sapadānacārin。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即不择贫富,依序托钵而乞食。修行者藉此行,可培养平等心,以消除烦恼...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五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p0289 摄论三卷二页云:修此诸地,云何可见?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毕行斋会之谓。又会聚僧众而供斋食,称为斋会。 p4049...(538-597)南北朝时高僧。俗姓陈,字德安。师行法华三昧二七日,即大悟。后入天台山,归宗法华,遂开天台一宗,世...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列名中,初百岁尼礼初夏僧;二、不得骂僧;三、不应举僧;四、受具僧中;五、忏残两众;六、...为东汉时代之译经目录,曹魏朱士行编录。于现存佛典中,最早援引本书者,为隋代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然于历代三宝纪...梵语 rūpaj ?ūnyatā 或 yad rūpaj sā ?ūnyatā。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为“空即是色”之对句。色,广义言之...系指事观。“无想离念”之对称。即建立佛之种种相好,而将心安住于佛身及净土等,并观想之。立相,系就所观之境而言...(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后来佛问阿难:当初你为何出家?阿难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殊胜光明,非是爱欲所生,因此发...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他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不观,你是自在不了的,不观不自在。...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身念处和受念处,主要是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还有自己对名望、地位、财产、权力的执著之中衍生出来的...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并希望他能发愿往生。 可是这位读书人却回答...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名修行,中品中生那是易如反掌。但是你要想一想,受持八关斋戒...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士,那个人是菩萨再来,现在有这么多的佛菩萨在世间为什么还称...
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世人之大恶曰杀生。这是古人昭示天下后世,最直截了当,而十分沉痛的两句话!我们总该知道:...
病苦
【佛光大辞典】
上篇:病者汤加持法 | 下篇:病起六缘 |
佛所特有的七种无上,即: 一、身无上,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二、道无上,佛以慈悲的道法去利乐一切众生; 三、...
乌俱婆誐
次第乞食
明脱
五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修斋
智顗
八敬法列相及敬之次第
朱士行汉录
色即是空
立相住心
守寺比丘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如来有无量三昧,可这与我们何干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正释四念处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