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印度以一岁分为三期,而立名者,亦云三际。热时(Grīṣma)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三期冥加,世尊三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三时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盛热时(Grsīma)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时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茂时(Śaradā)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渐寒时(Hemanta)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盛寒时(Śiśira)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以之配制怛罗月(Caitra)吠舍佉月(Vaiśākha)逝瑟吒月(Jyaisṭha)頞沙荼月(Āṣāḍha)室罗伐拏月(Śrāvaṇa)婆达罗钵陀月(Bhādrapada)頞湿缚廋阇月(Aśvayuja)迦刺底迦月(Kārttika)末伽始罗月(Mārgaśīrṣa)报沙月(Pauṣa)磨伽月(Māgha)颇勒窭拏月(Phālguna)十二月。由此分春夏秋冬之四时,翻译名义集曰:“如来圣教,岁为三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金刚界之五智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为二十五部。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术语)于心观念真理之法也。同于观心。止观曰:观法虽正,着心同邪。止观大意曰:慧文但列内观视听而已,洎乎南岳...(术语)称阿字本不生之理。大日经五曰:说如是音声已,还入如来不思议法身。义释十二曰:此不思议,梵云阿真底。有...又作钵盂。钵,为梵语 pātra 之音译;盂,为汉语;钵盂,乃梵汉双举之名。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办道具条(大四八·一一...【起尽无常】 p0937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起尽无常者:有生灭故。...又作禅宗九山、九山门、九山禅门。朝鲜新罗末期,九名新罗僧先后来华学禅,返国后开创九禅刹,总称禅门九山。其所属...【我有一想】 p0647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有一想者:谓在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无杂乱】 p1056 集异门论十卷七页云:若所说语,纯一决定;名无杂乱。...【无色贪】 p1046 品类足论三卷三页云:无色贪云何?谓于无色,起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乐;是名无色贪。 二解 ...梵名 Mūlācāra。凡十二章。印度耆那教空衣派次要圣典之最古者。约成书于一世纪后,五世纪前。注释家瓦修南丁(V...(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竹园精舍拜见佛陀,问佛陀说: 瞿昙!有...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千万不要学那个心向外驰求的人,驰就是奔驰,像野马一样没有笼...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行愿品》 这部经我们站在净土宗的立场上...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第二,什么是佛法?第三,我们信仰什么? 现在一起来探讨第...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 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现行,那么怎么能说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得到不退转呢?意思就是说...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为什么你害病?为什么你常害病?说四大不调,饮食吃错了,伤风...
天竺三时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竺衣 | 下篇:天竺九仪 |
(菩萨)焰罗明王之名,即真言也,死之义。梵Mṛtyave。...
二十五部
观法
如来不思议法身
钵盂
起尽无常
禅门九山
我有一想
无杂乱
无色贪
根本正行论
识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有我与无我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佛的不思议德相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