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拏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因自己之定力、功德力,或依仗佛、菩萨力之加持,而得延长寿命。又作延寿、续命、延命、延年。此思想见于阿毗达磨发...《阿育王经》,十卷,梁代僧伽婆罗(古代扶南国来中国僧人)译。是记述印度阿育王崇护佛法的事迹,以及摩诃迦叶乃至优...(流派)一疏家,法砺之旧疏也。二钞家,南山之行事钞也。...(术语)合内外四供与四摄菩萨而称为十二供养。此名目出守护经九。又以四摄为供养尊,其说见本说略出经及出生义。...(术语)有为法之异名。俱舍论一曰: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亦世路言依,有离有事等。颂疏曰:有事者,事是因义,有...又作近圆戒、具戒。即具足戒(梵 upasajpadā)。具足戒乃比丘或比丘尼所受之戒,此戒之戒品具足,不同于沙弥十戒之...【过去业】 p1221 瑜伽九卷八页云:过去业者:谓住习气位,或已与果、或未与果业。...乃指二种国土而言。即将佛之国土大别为二种:(一)指净土与秽土。秽土为充满诸恶、不净苦恼之国土;净土为众宝庄严、...【外物施】 p0492 瑜伽三十九卷二页云:又诸菩萨、亦由二相以外施物,施诸众生。一、求受用者,恣彼所须,如其所乐...亦名:与未受具同诵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与未受具同诵戒六。凡理藉言通,教为表义。言辨理通,...【慎那弗呾罗】 西域记云:唐言最胜子。制瑜伽师地释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楞严经五十阴魔章...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佛教没有正法,佛教就失去灵魂。庙盖的再大,只是一个表相、...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者这个地方环境要你出去做生意了,没有办法修了。 二是自己习...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生...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倘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根本欠缺...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①,其次好色②,其次好饮③。稍清,则或好古...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佛说无...
五药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边 | 下篇:五碍 |
已具资粮者,谓缘谛增上法为境,于诸谛中成就上品谛察法忍,成就上品顺决择分,即此生时。 如是三种补特伽罗,由成...
延年转寿
阿育王经
律宗两家
十二供养
有事
圆具
过去业
二土
外物施
共未受具同诵戒制意
慎那弗呾罗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人生七苦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