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三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无成佛之期,余者时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超三界,谓宿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华严经所言之甘菩遮国。...(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为须达长者说过去之长者行大施会,及其功德,不如三归慈心。...禅林用语。随于机宜自由自在转变词锋之语,称为转语。于禅者迷惑不解,进退维谷之际,师家为令禅者颖解,蓦地翻转机...子题:无岁比丘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僧祇)僧祇,沙弥边作净,若受具称 无岁比丘 。若死者,得停十日,更...(名数)金刚界五部之陀罗尼也。陀罗尼,译言总持。...谓参访名师,于受教后,依教修行而体悟之智慧。对此而言,无师指导而独自体悟之智慧,称为无师智。 p2438...(名数)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众生: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系着一处;...专门修持戒律的宗派,以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无明别有一心所有法】 p109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七页云:复言:世尊!如说无智名为无明;此唯智无名无明耶?世...(术语)观法之道。止观大意曰:内顺观道,外扶教门。...【俱有法】 p0925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俱有法云何?谓一切有为法。...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龙藏本)...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什么要这样? 法清法师答: 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
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母,以报乳哺之恩。他立即以天眼观察三界,寻找父母的生处。他...南塔的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了禅师吗? 光涌答:...
据香港东网本月27日报导,体重曾经高达1230磅(约合557.9公斤)、200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被确认为全球最重的...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人的声望,且足以表示你为人的卑鄙。 ...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二(节选) 禅的基础白骨观(禅修参考) 贪爱女身者,多计女...
不定性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 下篇:不定观 |
【四种行不应行】 p0451 俱舍论十六卷十三页云:论曰:总有四种行不应行,皆得名为欲邪行罪。一、于非境行不应行。...
绀蒲国
长者施报经
转语
净主死亡
五部总持
有师智
六众生
律宗
无明别有一心所有法
观道
俱有法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法清法师:佛教为什么要叫人修忍辱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盂兰盆节的来历故事
凡圣两忘

以佛治心,以法养生──佛教的养生之道

说话的禁忌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