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Abhidharma,又作阿鼻达磨。论部之总名。旧称阿毗昙。译曰大法,无比法。大法,无比法,乃真智之尊称,凡论...指木火箸。又作火栝。菩萨誓愿度尽一切众生,倘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若众生未度尽,而自先成佛者,即如以木火箸取薪...(物名)又作朅伽。译曰剑。或名大慧刀。见慧琳音义三十六。见竭誐条。梵Khaḍga。...于天台宗所说“空、假、中”三观中,“假”并不仅作“假观”一义解,亦表示即空观、即中观之假,故称一假一切假。(...頞湿缚羯拏,梵名 A?vakarna,巴利名 Assakanna。为九山之一,七金山之一。又作阿沙干那山、阿波尼山。意译作马耳山...子题:杂食 行宗记释云:“制意中,初示行本。今下,显过相。长贪已下,即是两损。注戒缘中云 杂食 者,用四美物(...(术语)四十八愿之第五。使往生之人天,皆得宿命智之誓愿也。...(人名)又作郁头蓝弗。人名。译曰雄杰。慧琳音义十八曰:嗢达洛迦,梵语也。唐言雄杰,即经中郁头蓝弗是也。...(名数)华严宗所明:一、事理圆融,事如波,理如水,波与水之相即也。二、事事圆融,波与波之相即也。三、理理圆融...又作无为法性身。即无为之佛之本体。法身,即无形无色,遍满宇宙,显绝对真理之佛身。因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一...凡四卷。又称尼传。为南朝梁代僧宝唱所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收集东晋穆帝升平之初至梁天监十一年(511)为止...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 恰巧有一位高僧来到...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更是每一位佛弟子慈悲心的体现。古往今来,很多祖师大德都称...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之伟大精神,诚不可思议也!人生处世,皆...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是三界里面的浪子,这个世界...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 这个忏,原来也叫忏摩,是梵文和中文结合,翻译中文叫悔过,所以忏的意思就是发露自己原先...【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①,其次好色②,其次好饮③。稍清,则或好古...
中印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中有之旅 | 下篇:中印度诸国 |
(杂名)阿弥陀之十二光佛也。无量寿经上曰: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中略)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
阿毗达磨
火
憩伽
一假一切假
頞湿缚羯拏山
索美食戒制意
宿命智通愿
嗢达洛迦
三种圆融
无为法身
比丘尼传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