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一切诸法,分色心二法,有质碍为色法,无质碍而有缘虑之用,或为缘起诸法之根本者为心法。此心法,显密二教相违。显教以心法为无色无形,密教以为有色有形。显密共立种种之心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以缘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为“齐业身”之对称。乃天台宗通教所说之佛身,如幻如化,空而非实,若教化众生之缘尽...(譬喻)譬佛于牛曰牛王。...(术语)佛愿救众生之心。众生愿成佛之心。总之为四弘誓愿之心也。...俗讲的名称,始见于唐初,实即六朝以来的斋讲,乃是应用转读、梵呗和唱导来作佛经的通俗讲演的。本来随着佛经的传入...(名数)杀盗淫妄之四波罗夷也,是为诸佛不可越之戒法,故谓之三昧耶。大日经具缘品说此四波罗夷之偈,名为三昧耶偈...(术语)出生佛顶尊之三昧也。出生义曰:如此又住顶生三昧而现顶生之身耳。...(杂语)僧寺中,每饭时击磬以召僧徒,故名饭磬。沈炯诗曰:驯乌逐饭磬。...(名数)从欲界上色界而般涅槃之不还果圣者,分九种。即于中有般涅槃者,有速般,非速般,经久般之三称。生于色界,...(?~922?)五代曹洞宗僧。福建长乐人,俗姓刘。曹山本寂之法嗣。止住鹿头。于吴武义二年(920)住持洞山,为第四...梵语 īrsyā。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依俱舍宗之说,此心所(小烦恼地法之一)...思惑十六使者: 一、于欲界有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 二、于上二界各除嗔而余五惑,故合为十惑...无量义经...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比丘。受完戒后,要坚持学戒,把戒学好了,才能持戒守戒。那么...
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在福报上也有用到。纪晓岚讲到案例,两个妇女,生辰八字都相同,按理来说福禄是相...
善良,简单来讲,即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如果一个念佛人,他不能通达真实的空性智...佛光禅师领导的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徒众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万缘放下,还是要念佛,念佛最快了,末法时期靠自...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舍带领了有五百商人组成的船队入海采宝,他们乘风破浪,很快地...
心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心性 | 下篇:心法身 |
(术语)记忆不忘也。华严大疏钞三十四上曰:摄法在心,故名忆念。...
齐缘身
牛
愿心
俗讲
四种三昧耶
顶生三昧
饭磬
九种不还
道延
嫉
思惑十六使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千万不要把福报兑换成吃穿

善良不可以坚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