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续通考曰:“元丞相伯颜尝至于阗国,凿井得一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肪,照之可见筋骨脉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1717~1790)朝鲜禅僧。密阳(庆尚南道)人,俗姓朴。号默庵。字耳食。十四岁住于澄光寺(全罗南道乐安郡),十八...(杂语)僧堂当直之人。交附于他直人也。见象器笺九。...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载,佛有三种奇特之事,即:(一)神通奇特,谓佛妙应群机,现大神变,不可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亦名:八事失夜法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律云,八事失夜法:一、往余寺不白;二、有客比丘来不白;三、有缘自出界...(一)指金刚界之九会曼陀罗。(参阅“金刚界曼荼罗”3547) (二)九会说,乃指佛陀说华严经之会座而言。新译华严经谓...遍满所缘复有四种,谓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所作成就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由胜解作意...子题:不可学迷、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学人开迷、学具二义、学教、学行 戒本疏·持犯方轨:“佛立教相,止为奉行...亦名:东土二部受戒缘起 子题:八敬受戒但专爱道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依神州,自宋已前,究勘僧史,尼一众受。...(植物)Utpala,又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花名。译曰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慧苑音义上曰:优钵罗,具正云尼罗...梵名 Buddha-hrdaya-dhāranī。全一卷。又称诸佛心经、诸佛心印经、诸佛陀罗尼经。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夜他跋】 秦言实。大品夜字门,入诸法如实不生故。论云:诸法入实相中不生不灭。华严唱也(以可切)字时,名...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一切烦恼等是;有形之病,外感内伤,及一切四大不调者是。无形...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诸位同参!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生,不用再学习经律论,也不用持戒,甚至不用修十善业。请问这...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他的人,认为他的脾气很大;你认识他了,什么都没有,都是空的...
玉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玉泉玉花两宗 | 下篇:玉耶女经 |
(一)(?~902)唐代僧。世称云居道膺禅师。幽州(河北)蓟门玉田人,俗姓王。幼伶俐,年二十五,于范阳(河北涿县...
最讷
交堂
三种奇特事
忏僧残八事失夜法
九会
遍满所缘
不可学迷与不学无知
尼二部受戒传至东土之始
优钵罗
诸佛心陀罗尼经
夜他跋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心生还是病生时

为什么到净土,不是去享受快乐的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
本份事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