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谓随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经下曰:“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大乘义章三曰:“生得善心,谓从过去修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善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沙弥布萨法 子题:嘱授、沙弥戒经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一、通行法)若通行者,大僧说戒日,沙弥多具华香...(术语)二我之一。法执也。执色心等法有实之体性,而得自在也。...(术语)于心中分别思惟之思业而现行为言语之谓也。...(经名)佛说坚意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诲人受谤,心不可动,且一心听经。...(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梵号怛他誐多摩尼,译言如来宝。密号曰实相金刚。是为入释尊宝珠三昧之尊,...梵名 Pācarātra Sajhitā。印度毗湿奴教潘迦拉朵拉派圣典群之总称。详细规定教义、实修、礼拜形式等,西元八世纪...指对死者施以宗教性处理之仪式。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安葬遗体乃人类独有之行为,距今二、三万年之墓葬即为明证...(一)指一年中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于此三月间持长斋、行善事,故称善月。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善月条载...就梵字之字母四十二字而各别论其义门。又作四十二字门、四十二字陀罗尼门。据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二字观门谓,如入四...(术语)等觉之菩萨也。四教义十曰:问曰: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答曰:涅槃经云:有所断者名有...(术语)天台山外之异义,以真性而立观境,不许以阴妄之念为所观。四明尊者十义书通破之,且于指要钞立两重之能所,...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家,同时...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
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鱼朝恩。有一次,国王接见一个老和尚,是国师,国王封的国师。这次这个皇帝召见这个国师的时候...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的教导下,很多人成了罗汉,解脱生死的痛苦,到处可以自由自在...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种相貌,大分有三种。就是你修止观,应该把一切的有为法...
生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生起因 | 下篇:生得定 |
梵语 ksaya-jāna,巴利语 khaya-āna。二智之一,十智之一。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即已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
沙弥说戒法
法我
思已业
坚意经
如来宝菩萨
潘迦拉朵拉集
丧葬仪规
善月
悉昙四十二字门
有上士
两重能所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圣严法师《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凡夫为何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查一查原因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