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梵语曰支缚罗Cīvara,又曰缚萨怛罗Vastra,五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并覆肩裙类之总名。袈裟由其衣之色而附以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之一。属于异喻之过,设异喻者,为显无宗,处因亦无,故宜先离宗,次离因,是曰异喻之离作法。...全一卷。明代传灯撰。又称观无量寿佛经附图颂。略称观经图颂。收于卍续藏第三十三册。全书分节列举观无量寿经之经文...为大日经所说六十种妄心之第四十。指行善事后所生之追悔心,与犯恶行后所生之惭惧心。亦即不善性之追悔心,如人于接...1、指大乘别教所立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等因地之六位。 2、俱舍论说凡有为法之生,必依因与...(杂名)经部师不立虚空实有,因之名为无空论师。...(植物)印度所产之乔木。学名Eugeniajambolana,虽为落叶植物,而其期极短,新叶相续而出。其叶为对生叶,叶端尖。...(书名)大乘庄严经论之略名。...何等名为心不相应行?谓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异熟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与果门】 p1296 瑜伽九卷一页云:与果门者:有五种,应知。一、与异熟果,二、与等流果,三、与增上果,四、与现...(术语)又云非梵行。梵者清净之义。非梵行谓淫事也。爱染污心,故名不净行。梵网经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是要狠下心来,舍去世间的深恩重爱。所...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个基本原理。印光大师谈念佛人于世间法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对于已经错过的一些东西,或许不用再试着去挽留,错了就错了,这个世界上对和错、得与失永远是五五开的机率。 无论...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
问: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慧律法师答: 这个问题问得最好。你内在里面一直在烦恼,莫名其妙的烦恼...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情如空,非能尽降伏,惟催此忿心,如破一切敌。 《入菩萨行论...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们从心理的念头到行为是大打折扣的,我们权且不说不信佛的人,...
衣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交芦 | 下篇:二衣 |
(术语)自心圆明中,字印形之三,旋转成就,名为圆镜曼荼罗。由此内心之妙曼荼罗出音声,名为转法轮。其音普遍于十...
称赞大乘功德经
倒离
观无量寿佛经图颂
刺心
六因
无空论师
阎浮树
庄严经论
心不相应行
与果门
不净行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净业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难
学会忘记,就那么简单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