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名义明七聚,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比丘尼戒,总为七聚。
一、波罗夷 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三义:
一者、退没 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
二者、不共住 谓非但失道而已,复不得于说戒羯磨僧中共住。
三者、堕落 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
二、僧残 残者如人被斫,命虽未尽,而身已伤残也。谓若犯此罪,僧为作法忏除其过,故名僧残。
三、偷兰遮 梵语偷兰,华言大遮,即遮障善道。华梵兼称,故云偷兰遮。谓大障一切善根也。
四、波逸提 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犯此罪,死堕地狱也。
五、提舍尼 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祗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忏悔是也。
六、突吉罗 梵语突吉罗,华言恶作恶说,谓身恶作口恶说也。又四分律本,名式叉迦罗尼,华言应当学。谓此戒微细难持,令其随学随守,是名应当学也。
七、恶说 恶说者谓口好恶说,多诸论议也。即突吉罗中,开出恶说,以成此七聚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日本佛教用语。乃东密及台密对金刚界及胎藏界两部,或对立或一体之不同看法。又作二而不二。而二,乃分别阐释金刚界...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魔王波旬化作微小身,入尊者目犍连腹中,而目连入定加以看破,魔王遂...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产生和演...【嘶那夜】 此云鹰。尔雅云:鹰,隼丑,其飞也翚(音挥)。注曰:鼓翅翚翚然疾。孔氏志怪曰:楚文王少时,雅好...八戒者,又名八斋戒、八关斋戒、八支斋,亦单名八戒等。 一、不得杀生 五、不得饮诸酒 二、不...子题:无有一法疾于心、罪种、戒德重于地、心念疾于风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夫结成罪种,理须忏除。则形清心净,...【修行差别有五种】 p0904 集论七卷九页云:云何修行差别?略有五种。一、胜解行菩萨,二、增上意乐行菩萨,三...(物名)修法而加神力之香水。苏悉地经二曰:器盛净水,随所作事,置本献花,复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阏伽,烧香薰之,...【三菩提乐】 p0187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 p0466 瑜伽六十三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于四静虑,建立如是五支四支?答:住所依故;住...(杂名)梵语阿耨达阿那婆达多。法华义疏二曰:阿那婆达多,此云无热。...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个世间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不...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们常常说,调伏攀缘心最好就是把真如给唤醒,就回光返照,它...问: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大安法师答: 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有杂念有烦恼是正常的,因为我们...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一、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二、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问:人死了以后,家属在七七四十九天内还要吃素念佛,做种种功德给亡故的人是什么意思呢? 答:亡故的人如果是确已...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然而在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你,你还是修不下去这是自我因你偶然...
现在人都喜欢用术,商业就靠打广告。术是天道最忌讳的。修道修道,修的是道。你做生意,你有福报了,你自然就会赚钱...
七聚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五篇 | 下篇:八段 |
(术语)就眼根眼识而论,俱舍论二述为二家:一眼根观照色境,名为见,因此眼识能了别,名为识。谓见之用即在眼根,...
而二不二
魔娆乱经
婆罗门教
嘶那夜
八戒(斋戒)
忏六聚法制意
修行差别有五种
加持香水
三菩提乐
四静虑建立五支四支
无热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你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怎样对治轻生的念头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
人死后为何要为亡者做功德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