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三、自法身 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
四、变化法身 台家所谓劣应,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
五、虚空法身 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p0562 摄论一卷十八页云:复有有受尽相,无受尽相。有受尽相者:谓已成熟异熟果善...凡三卷。又称奇特经、一字奇特佛顶经。唐代不空(705~774)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一字奇特佛顶明王之修...【颇梨】 或云塞颇胝迦,此云水玉,即苍玉;或云水精,又云白珠。刊正记云:正名[(宰-幸)/卒]坡致迦,其状似此...梵名 Buddhacarita,西藏名 Savs-rgyas-kyi spyod-pa shes-bya-bahi san-vag chen-po。凡五卷,二十八品。印度马鸣...指教化六道之六种观世音菩萨,即大悲、大慈、师子无畏、大光普照、天人丈夫、大梵深远等。据摩诃止观卷二载,大悲观...禅林用语。似,犹示。谓以言语提示古则,或以物示人。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云(卍续一三七·一五九下):“溪声便是广长...(譬喻)义楚十九曰: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喻)生死有如长夜之梦境。唯识论说: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欲界诸天化生差别】 p0988 瑜伽五卷六页云:又一切欲界天众、无有处女胎藏。然四大王众天、于父母肩上,或于怀中...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出家人就要有出家人的威仪幢相。 当小居士,现在不是什么都有...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觉没得到什么感应。精进念佛,到底能不能够往生?知道自己业障...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中医采用食疗补益肝肾、养血乌发的方法,结合性志调节、足够的睡眠和头部按摩,坚持半年以上,可治愈白发。以下介绍...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 如赌博、竞胜、比...
五种法身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四身 | 下篇:六身 |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p097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
五使者
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奇特佛顶经
颇梨
佛所行赞
六观音
举似
持油钵
生死长夜
欲界诸天化生差别
一大藏教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推荐】地藏占察忏完整仪轨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治愈「少白头」的三款食疗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