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尚贤。四明人。赐号广智。依法智学教观。闻讲净名顿悟性相之旨。历事既久遂居高第。天圣六年(仁宗)继法智主延庆。道化盛行。雪窦显禅师闻其名。出山来访。标榜煎茶以申贺礼。人传以为盛事。尝晨入忏堂。见一虎伏几前。师直进展尼师坛于背。寂无所睹。日本国师遣绍良等。赍金字法华为贽。请学轮下三年学成。辞还日本大弘斯道。明道中(仁宗)净觉居灵芝。致书于师。论指要解三千之义。秖是心性所具俗谛之法。未是中道之本。请师同反师承。师援荆溪三千即空假中之文。谓何必专在于假。以辅四明三千俱体俱用之义学者赖之(往复二书并见广智遗编)所著遗编。及释金錍(亡本)。释十类(即扶宗忠师。所录广智传。法智二师口义)翼赞大教至为有功。经体一章尤善发明。续遗妙宗之旨。又尝著阐幽志。以七种二谛消光明诸经之王(四教之正三接之旁)法智是其说。及后作光明记。遂采用之(见口义经体章)
草庵录言。曾鲁公为广智撰塔铭。而后世无传。当是与寺俱毁于建炎之寇。惜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无断业】 p1056 瑜伽九卷八页云:无断业者:谓世出世诸无漏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四页云:无断业者:所谓一切有学...(术语)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无量寿经...【总记别】 p1402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总记别者:谓卽于此一切所记,了知所有诸受皆苦。既了知已;令彼生尽。如是...(书名)指梵网经之下卷云梵网戒本,又云菩萨戒经。此中正说十重四十八轻之戒法。...凡十卷。作者不详。今存一、二、三、四、六、十等六卷。内容叙述日本三井园城寺(又称寺门)长吏及高僧之事迹,与天...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 提)用虫水戒十九。凡慈济物命,道之正要。知水有虫而故受用,特损物命,违其慈道。...(传说)佛出家之夜,耶输怀胎,六年后,佛成道之夜始生。故诸释子疑之。恶声盈城。乃作火坑,母子共投之,无恙。诸...指带异计之禅。为五味禅之一。行者所习之禅有深有浅,阶级殊等,如于修习之时,心存异念,并于所习得之况味产生欣上...遇久旱,举行祈愿降雨法会时所诵唱之疏。在祈雨法会期间,每日二次粥饭时,讽诵七遍大悲咒以祈求降雨。而法会之首日...【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p1361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七页云:复次有四种相,当知诸行,非定苦染。又由四相,非定乐净...(名数)赡部洲之中地,由阿那婆答多Anavatapta池(旧曰阿耨达池)而出之四大河也。一、殑伽河Gaṅgā,旧名恒河,...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有两个男人,一个富可敌国,但身体羸弱,另一个身强力壮却贫困潦倒。 富人羡慕穷人的健康,穷人梦想富人的财富,两...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击竹悟道,就是他整理菜园子,捡起一块石头往外一扔,打到了...一、 1、事情的成功与否,虽然不去计较,然而一份努力,一份用心,都是增上缘。 2、在奔向成功的路途中,总可以轻而...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当中,有两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心灵的力量不可思议;第二个、是外在佛陀的...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是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怨恨是一种对不如意的人与事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此时,勿怨天...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能自理,他有个老母亲给他料理生活。他老母亲去世之后,他整个...
棒喝令开悟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
法师尚贤《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悟持《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本如《佛祖统纪》 |
【摩偷】 此翻美地。此三天名,皆居须弥四埵。...
无断业
定慧
总记别
梵网戒本
寺门高僧记
用虫水戒制意
诸释子以火聚验罗睺罗
外道禅
启建祈雨疏
诸行非定苦染非定乐净
四河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一切又回到起点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香海禅心短信集(人生励志格言)

心力和佛力的结合

能受气,方成器——曾国藩磨练李鸿章的启示
大安法师: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和悔恨心
王痴头往生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