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1587~1656)明末僧。云南呈贡人,俗姓赵。初字见晓,后改苍雪,号南来。从其父碧潭出家于昆明妙湛寺。于鸡足山寂...(杂语)一佛成道于世间。则法界尽受其德。金刚錍曰: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依正。...乃指二种解脱。解除业绳系缚而得自在,称为解脱。此有多说: (一)有为解脱与无为解脱。(一)有为解脱,为阿罗汉无漏...【二谛】 p0021 如谛施设建立中说。 二解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复言世尊!若有如是四圣谛者;何...梵语 dvigu,巴利语 digu。六合释之一。指复合词之前部分为数词者。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总料简章释之谓,数即一、十...(杂名)奴隶之男女也。印度土著之蕃人,为征伏者所使役者。亦为一个之财产。经中诸所有奴婢钱财之语。...就取行上说,大乘之人应谛信者,即是大乘宗本三句。 一、信知成佛之因,即是发菩提心。 二、信知为菩提心根...三皈戒有二称: 一、翻邪三皈 翻从来之邪信,初入佛道受三皈,曰翻邪三皈。 二、重受三皈 其受五戒八戒等...【妄语罪】 p0629 瑜伽五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若自因故,而说妄语;或他因故,或因怖畏,或因财利,而说妄语:...【舌识界】 p0633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舌识界云何?谓舌及味为缘,生舌识。如是舌为增上,味为所缘,于舌所...(名数)三宝有四种:一、一体三宝,又云同体三宝,又云同相三宝。三宝一一之体有三宝之义,佛之体上有觉照之义者,...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呢?内心快乐便是功德。但是,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这只有布...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不信佛,信佛一定要皈依三宝;除非我们不学佛,学佛一...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搞屠宰,扩展了很多,不搞养殖业,不搞渔猎,打渔啊打猎啊,...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到利益,身体力行,早断烦恼,速成佛道。 《增一阿含经》云:...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的话,那婆罗门女她求也没用,而...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一个概念,从一念心安立了真妄;这个地方,我们再发明真跟妄的...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如本法师答: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
清净识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清净识】第九庵摩罗识,旧译清净识。
上篇:清净 | 下篇:清辨护法空有之争 |
【不死矫乱论】 p0334 瑜伽七卷六页云: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如经广说应知。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
读彻
一佛成道
二解脱
二谛
带数释
奴婢
就取行说
三皈之二种
妄语罪
舌识界
四种三宝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择正业而活命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