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菩萨)金刚界之四摄菩萨也。表大日如来摄取之大悲者。钩者召众生,索者缚众,锁者结众生,铃者欢众也。...【世间解】 p0509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世间解者:谓于一切种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善通达...牒文作释之略称。将长篇文章分成段落,称为牒文;若依其所分,逐段加以解释,称为牒释。此系解释经论所用方法之一。...(物名)以黄纸作幡,悬之于死者之冢塔,则大有功德云。释门正统四曰:释氏类苑云:或荐亡黄幡者。灌顶经云:若四辈...【名言非依相立】 p0590 瑜伽七十三卷二页云:若谓诸相自性安立,卽称其量,假立名言;此假名言,依相而立;是...(术语)佛之说法,随于众生之乐欲,随于众生之机宜,随于对治众生之所迷,随于第一义也。即四悉檀也。摩诃止观一之...(书名)唐不空三藏撰。说焰罗王之供养法者。...(一)诸佛之通称。诸佛远离烦恼之垢染,三业清净,故称清净人。成唯识论卷一则称为满清净者。[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一、...因明用语。犹豫不成,梵语 sajdigdhāsiddha,又作犹预不成。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十四过之一,四不成过之一。与两俱...修禅者所住之岩窟。即禅僧之住居。后转指禅宗寺院。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大九·四五下):“园林浴池,经行禅窟。” ...(术语)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三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三曰:惟以...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人说业不能带,带着业生不到极乐世界。 为了这个问题,在台湾...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因经中宣讲法义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问: 弟子初中时和同学玩过碟仙,但一直有后怕,曾因此一度失眠,至今无法消除恐惧。现在接触佛教已经五年,但没皈...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下静坐的阿难尊者,思惟佛陀说过的道理:世界上所有的香味,都...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个世间有种种的善事,那么在一切善事当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最好...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与康泽师书》中,印祖是这么说的:然佛既不以摄受诳人,光必...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的种子,亦是积福的根苗。 4.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利...
槃陀
【翻译名义集】
【槃陀】此云二十八肘,华严大数增至百二十五。见阿僧祗品。
上篇:拘卢舍 | 下篇:佉啁罗 |
为佛之尊号。佛之智德普照事理,为人、天中之最尊者,故称普智天人尊。法华经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
钩索锁铃
世间解
牒释
黄幡
名言非依相立
四随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
清净人
犹豫不成过类
禅窟
一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虔诚读诵《法华经》的不可思议感应
曾玩过碟仙,心仍有余悸该如何对治
戒香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