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经论三卷十二页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诸佛无有一切有漏种子法故。虽复现化,作生死身,业烦恼等,似苦集谛;实是无漏道谛所摄。随世俗相,名五、十二、十八、蕴等;而实非是蕴处界摄。离戏论故,离诸相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vikurvana。为教化众生,佛、菩萨等以超人间之不可思议力(神通力),变现于外在之各种形状与动作。狭义言之,...Wudenghuiyuan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谓如实之佛弟子。据大般若经卷十所载,若人知佛所说一切法虚妄不实,并能知诸法实相,行般若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藐...(术语)结跏趺坐也。无量寿经上曰:跏趺而坐,奋大光明。...(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表无表业】 p0793 如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二卷一页至十八页广说。彼云:若成就身表,彼成就此无表耶?答:应作...(术语)二十二根中最后之三根也。意根,乐根,善根,舍根,及信,勤,念,定,慧之九根依见修无学之三道而立三根。...梵名 Dharmamati。意译作法意。南齐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详。南齐武帝永明年中(483~493),与僧祐之师法献,于瓦...谓发愿往生净土之人,临终时佛菩萨及圣众等前来接迎。又作来迎引接、圣众来迎。此系源自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见】 p06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见者:谓见现见现在前境。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见者:谓见言...(名数)菩萨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为我法二空所显,一法无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胜真如,此真如...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易稍纵即逝。 苦修悟真理 庄严大欢喜 佛陀在世时,修行之初是...于压力过大,而又没有及时得到解压,长此下去的话,很容易得心理疾病的。据调查,女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2、乐山凌云寺...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求慧,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家庭和睦,有的求事业发展,...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罪业立时消失。但是那个业障,什么叫业障?把他那善心所障住...人世间有很多人都能够忍苦耐劳,即使在非常艰苦的生活状态下,还是过得很快乐。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穷困的陋巷里,过...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
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法相辞典】
【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p0472
上篇:四种补特伽罗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 | 下篇:四法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速证无上菩提 |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p0719 瑜伽九卷八页云: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出世间诸无漏业。是前三业断对治...
神变
五灯会元
真佛弟子
跏趺
宝香合成愿
表无表业
三无漏根
达摩摩提
来迎
见
十真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怎样求得平安

【推荐】临终十念生天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