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四大是地、水、火、风,因他们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种。...【须陀洹果】 预流果,又称初果,指断尽三界之见惑,预入圣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无漏圣道之阶位。预流果圣者之轮...(人名)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仑,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于各地...(术语)清凉所立十宗之第九。为五教中终教所诠之旨归,当于贤首之真德不空宗。诸法原非偏有偏空。空为即有之空,有...【习气集】 p1025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一、习气集。谓遍计所执自性执习气。执彼习气,假立彼名。...【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p108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诸有现前爱非爱境增上力故;发生欲爱,起不善根,造非福行...(地名)Gandhāra,又作健驮逻、犍陀罗、乾陀、乾陀卫、乾陀越。译曰持地、香行、香遍、香净、香洁等。国名。西域...佛教居士从事宗教活动的团体。1918年创始于上海。1923年改名世界佛教居士林,聘谛闲、印光、太虚为导师。1926年居士...指证得不思议空理之佛智。胜鬘经无边圣谛章第六(大一二·二二一上):“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p980...梵语 paramārtha-sajvrti-satyau。为真谛、俗谛之并称。前者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指真实平等之理;后者又称世俗...(经名)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世人无不想走运,而绝不想倒霉。 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生死必须要断见思惑。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你都要...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入之初。如大集经云。佛告贤护。我念往昔有佛世尊。号须波日...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1、只学不修不证...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绝有情生命。杀戒以杀人为重,杀旁生异类为轻,杀人以具足五个...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早已不是少年学佛了。能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怎么样来修行礼拜的功德呢?我们用印光大师的话,给大家一个提醒。印光大师说:对于佛像要当...
健康长寿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在寻找防护调养的方法。可是人们依然摆脱不了疾病的困扰,许多...
近事律仪有缺减受
【法相辞典】
【近事律仪有缺减受】 p0822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四卷一页云:问:颇有惟受三归,成近事不?为有律仪缺减,成近事不?若言有者;契经所说文句差别,岂非无义。如说:我某甲归佛法僧。愿尊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归净。亦应说有律仪缺减勤策苾刍等。若无者;即前契经文句差别,宁非无义。何故安立一分少分多分满分近事耶?健驮罗国诸论师言:惟受三归,及律仪缺减,悉成近事。问:若惟受三归成近事者;契经文句,宁非无义。经说近事受律仪时,于戒师前,作如是说:我某甲归佛法僧。愿尊忆持,我是近事。我从今者,乃至命终,于其中间。护生归净。答:彼由此表,但得三归。名为近事;而未得律仪。后说学处,方得律仪。然彼文句,非为无义。由后自誓,令前三归,得坚牢故。若不护生;归非净故。问:若缺减律仪成近事者;便为善顺一分等言。所以者何?若受一,名一分;受二,名少分;受三,受四,名多分;具受五,名满分故。云何不有律仪缺减勤策苾刍等耶?答:佛观所化,机宜不同。授与律仪,亦不一种。如诸近事,不乐舍家;为摄引故,佛随其意,于五学处,多少受得。故彼律仪,有缺减受。苾刍,勤策,意乐舍家;为安立故,制具律仪,具受乃得。故彼律仪,无缺减受。以是世尊内眷属故。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无有惟受,三归及缺减律仪,名为近事。问:若尔;契经宁非无义?如说:我某甲归佛法僧,乃至广说。答:彼由此表,既得三归;亦得律仪。故成近事。问:此惟自誓离于杀生;云何由此具得五种?答:由此自誓离杀为依,五种律仪,亦俱时得。五学处中,彼为胜故。以受戒者,为不损生。于损生中,杀为上首。故以离杀为五所依。又护生言,非惟离杀。谓不损恼一切有情。彼自誓言:我从今者乃至命尽,于诸有情,不害其命,不盗其物,不侵其妻,不行虚诳。为护前四,亦不饮酒。故护生言,非惟离杀。然有别诵:言舍生者,此言意说舍杀生等。略去杀等,但说舍生。又舍生言,显于生类舍损恼事。即五律仪,皆为遮防损生事故。由此自誓,方得律仪。故彼契经,非为无义。问:若惟自誓,便得律仪;何故复说五种学处?答:虽由自誓,已得律仪;而未了知彼差别相。欲令知故,说五学处。故彼所说,皆非无义。问:若尔;何故说有一分等邬波索迦耶?答:此说持位。非说受位。谓于五中,持一不持四,名一分。持二不持三,名少分。持三持四名多分。具持五名满分。尊者僧伽筏苏分同前二师说。彼说:无有惟受三归,便成近事。然有缺减五种律仪,亦成近事。谓彼将受近事戒时,先与戒师共详审议。如是学处,我能受持。如是学处,我不能受。既详议已;归佛法僧,自誓要期,得尔所戒。随先详议,能受少多;今得律仪,其数亦尔。由此故说近事律仪,名详议戒。非勤策等戒,得有此名。如是说者,无但三归即成近事。亦无缺减近事律仪,成近事者。如无缺减勤策等律仪,名勤策等;彼亦如是。如彼卷一页至六页广说。
上篇:近事律仪三支所摄 | 下篇:近住律仪必具受八支 |
(物名)莲华之台座。谓佛座也。华严经曰: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华宝师子之座。王勃观佛迹寺诗曰:莲座神容俨,...
四大种
须陀洹果
佛鸣
空有无碍宗
习气集
无明与非福行为缘
乾陀罗
居士林
不思议空智
真俗二谛
萨罗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走运与倒霉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网络学佛的注意事项

杀生戒解说

念佛宜早不宜迟

不是业障消不了,而是虔诚心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