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Kāna-deva。意译作单眼提婆。又称提婆(梵 Deva)、圣提婆(梵 ārya-deva)、圣天。传法正宗记卷三载其为禅宗付法藏西天第十五祖。三世纪顷人,南天竺婆罗门出身。或谓执师子国人。博识渊览、才辩绝伦。尝挖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后复自挖取只眼回施大自在天,故名之。初谒龙树,龙树令弟子以满钵水置于前,提婆即以一针投入水中,两人欣然契合。出家为龙树弟子,以智辩著称,后游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剑,调伏外道,度人百余万。后以构怨,为外教之徒所刺,遗偈:“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在宝林传卷三、祖堂集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二等,皆有记载其事迹。著有百论二卷、广百论本一卷等。[提婆菩萨传、佛祖历代通载卷五、付法藏因缘传卷六、出三藏记集卷十二] p39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公案。师因见雪狮子,乃指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众无对。其条下录诸师之评语,云门偃云:当时好便与推倒。...印度婆薮槃豆(世亲)所造法华经论,举出法华经之十七种异名,以显示法华经之甚深微妙与不可思议:(一)无量义经(梵...梵语 anāsrava-prajā。即远离一切烦恼过非,纯真无垢之智慧;指三乘之圣智。俱舍论卷二十六(大二九·一三四中)...(人名)小乘外道二十论师之一。执那罗延天为万物之生本者。【又】(物名)宝名。义楚六帖十九曰:般若论云:摩陀罗...(术语)新曰异熟。旧曰果报。果报者,吾人今日之境界。为对于过去世业因(不善不恶也)之结果,故曰果。又为应于其...【心乱】 p0348 显扬一卷九页云:心乱者:谓于所修善,心不喜乐,为依止故;驰散外缘为体,能障等持为业。乃至增长...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譬喻)义楚十九曰: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法体,即护持佛法之身体,指出家之行者。十戒持律法体,乃尊称受十戒而能住持不犯之法师。 p440...(杂语)又,作鸠美菜,供备菜,法会宿忌(逮夜)之供物也。盛九种之美味,故名九味。象器笺十四曰:九味斋,或作鸠...【自性空】 p0597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自性空者: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倾向,有人是有失败的倾向,这是一个事实。你看有些...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样的呢?圣言所表,心如虚空,说...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对苦难众生生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由菩提心才能...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也整整十年了。工作之余,我从报刊、杂志、书籍...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考研成绩优秀,拿奖学金,却在复试面试时失败,也有的...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为什么我们修行却更强调断恶修...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的地方,你没有修行也就罢了,你说佛陀加持你,可以!这个我们...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
迦那提婆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迦利窟院 | 下篇:迦里陀莎 |
亦名:与欲清净 子题:欲应僧体清净通假用、时集、非时集、欲而非净即不足数、净而不欲即是别众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
仰山指雪
法华经十七名
无漏慧
摩陀罗
果报
心乱
四住地
持油钵
十戒持律法体
九味斋
自性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