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 kaukrtya。心所(心之附属作用)之一。与“悔”同义。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七十五法之一,属不定地法,又为法相宗四不定之一。恶,即厌恶;作,即所作。即厌恶所作,于作恶事后追悔之心。俱舍论卷四对恶作一名提出三种解释,其一谓缘恶所作之事而追悔,称为恶作,即于能缘之追悔上立所缘境之名;其二谓追悔系以恶作为所依而生,故在能依之追悔上立所依之名;其三谓追悔为恶作之果,故在果之追悔上立因之名。此三解中,恶作之“恶”皆读入声,其义皆为追悔所作之恶。但恶作之性并非必为不善,不论善或不善,凡属不合情理之所作,皆称为恶作。又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举出四句恶作,即:(一)追悔已作之恶业,(二)追悔已作之善业,(三)追悔已作善业之未满,(四)追悔已作恶业之未满。此四句系由已作之业而说。俱舍论卷四则对于追悔未作之事,亦称为恶作,如追悔“我何故不作如是事”亦为恶作。

说一切有部认为追悔善之不作业为善之恶作,追悔不善之不作业为不善之恶作,主张恶作仅限于善与不善,而不通于无记。但据俱舍论卷四载,外方诸师中有说恶作通于无记者。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本亦以恶作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又唯识家称恶作为“悔”,其解释亦与俱舍等不同。成唯识论卷七说明“悔”即嫌恶所作之业,以追悔为性,障奢摩他为业,且“恶作”是于果上假立因之名,“悔”则系就当体而立其名者。另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七之意,恶作之“恶”读去声,为嫌恶之意。[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显扬圣教论卷一、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七、俱舍论光记卷四、俱舍论宝疏卷四、百法问答钞卷一]

(二)即戒律中之突吉罗(梵 duskrta)。指身体之微细恶行,有时亦包括口舌之微细恶行。[善见律毗婆沙卷九](参阅“突吉罗”3924) p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