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语 ghantā。指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之一种法器。系用青铜、紫铜等所制,呈钵形,直径约十公分。禅宗最早使用。密教称此为金鋺。

(二)又作金刚铃、金铃。呈钟形,内系铜珠,顶端有柄,形状不一。密教修法之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又以其柄系采用金刚杵之一部,故称金刚铃。铃有独钴铃、三钴铃、五钴铃、宝铃、塔铃(率都婆铃)等五类,称为五种铃,通常与五种杵共置于大坛上之固定位置。“五”乃象征五智五佛,铃即表说法。金刚杵为三十七尊中之第一尊金刚萨埵之三昧耶形;金刚铃则为最后一尊金刚铃菩萨之三昧耶形。

(三)悬于宝帐及佛堂前椽之庄严具,呈钟形,内系铜珠,能因风发声。弥勒上生经(大一四·四一九中):“时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宝,以为宝铃,悬宝帐上。” p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