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杂修定。静虑,即禅定。乃指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相杂而修之意。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阿罗汉及不还果(阿那含)之人,为求现法乐,或为防止烦恼生起而退堕,遂修杂修静虑;盖静虑乃色界之根本定,尚未断尽欲界烦恼(即未离欲)之人不能修得,故凡不还向以下之人皆未能修得此杂修静虑。

同论又详载杂修静虑之修相,谓必先入于第四静虑,令多念之无漏相续现前,而后引生多念之有漏,复更现起多念之无漏,如是旋还,无漏、有漏、无漏,辗转相杂而修,并渐次减少其念,称为远加行;若渐减至二念之无漏,引生二念之有漏现前,复现起二念之无漏,称为近加行,或加行成满;后更减为一念之无漏、一念之有漏、一念之无漏,则为杂修静虑之根本圆成。其修证过程中,系于最初之无漏中,断除从无漏入于有漏之不染污无知;而于其次之有漏中,断除从有漏入于无漏之不染污无知。前二刹那(无漏、有漏)如证无间道,第三刹那(无漏)如证解脱道。

第四静虑之杂修既已成就,则乘此势力亦能杂修其下之三静虑;而修习此静虑,首先须于欲界人趣中之三洲(除北洲之外)修得;其后若有退失而生于色界梵众天者亦能如前杂修静虑。

修此静虑有三因:(一)为受生五净居天,盖欲受生净居天,必依有漏业,故起中间一念之有漏,而以其前与其后之无漏熏修之,令感净居天,故中间之有漏为受生净居天之引业。(二)为受用现在之法味乐。(三)为防护杂修之味定远离及退失之故。于此三因之中,不还果之利根者系由于前二因而杂修静虑,其钝根者则由于全部之三因;阿罗汉之利根者由于第二因,其钝根者则由于第二、第三因而修。

唯识宗之说法与上述稍异,主张第四静虑修相之次第为“有漏、无漏、有漏”,将无漏置于中间;并认为成就五净居天之因,并非由于圣者再度起业,而系由于凡夫时所造的下三天之有漏业,后以定力资助之,令发生作用。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六末(大四三·七八三中):“此杂修有漏为两边,无漏一刹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净居业,异生身造种,在身中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熏修成满,无漏定力改转,资昔感生业种,令势殊胜,生五净居,故非有漏为中间也,其力劣故。”[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五、瑜伽师地论卷十二、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四、俱舍论宝疏卷二十四] p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