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三宝,佛法僧也。佛者自性之觉。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净。故云自性三宝。六祖坛经曰:劝善知识,归依自...又作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生佛平等、凡圣不二。谓佛心与凡心为一。即众生本具之真如法性与诸佛之法身平等无二。(参...【常委分资粮】 p1012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常委分资粮者:审悉所作,恒常作故;名常委。彼分者:谓正见等。此是彼...(术语)赖吒罗之略。马鸣菩萨所造伎曲之名。见赖吒啝罗项。...(经名)十六卷,失译。杂阿含经中之撮要别译。...邬波索迦。归佛法僧。发诚言已。唯能离杀。不离余四。...【正见差别略有十一】 p0506 瑜伽六十八卷三页云:复次正见差别,略有十一。谓如病见、如痈见、乃至无我见、结见、...指八位龙王,乃列于法华经会座上之护法善神。又作八龙王。即:(一)难陀龙王(梵 Nanda),意译为欢喜龙王,乃护法龙...(名数)从上四种中,钩召法,开敬爱法,梵名迦多耶,而为五种,以配金刚界之五部。为请诸佛菩萨爱护者。瑜祇经疏上...凡二卷。莹山和尚传光录之略称。为日本曹洞宗莹山绍瑾之侍者所编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书中叙述自释尊、达磨大...(杂语)具文殊之本分者。临济录曰:你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善护念这三个字,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后来禅宗兴盛以后,有一位在家居士,学问很好,要注解思益经,...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当极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2009年春(4月20日),梦参老和尚结束台湾弘法之行,转往香港弘法,适逢香港西方寺举办三坛大戒,梦老应宽运法师之...《金刚经》中告诉我们,有的人现在虽然持戒念经,也已断恶修善,可仍然被周围的人瞧不起。那是因为这个人如果今生不...
问: 印祖一再地说不要怕死,可是我真的好怕死,生活的主题也是怎样锻炼身体。请法师开示怎样才能不怕死? 宏海法师...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在归依前,应必须先了解三宝的大意。否则,莫名其妙的归依...
你知道这个菩萨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错,就私下去找他,跟他劝谏说:某某人啊,我是为你好,你最好这件事不要做了...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
珍重
【释氏要览】
释氏相见。将退。即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言珍重。即是嘱云善加保重也。若卑至于尊所。尊长命坐及受经。后去。即不云珍重。但合掌俯首示敬也。
上篇:纸钱彩绢 | 下篇:造像 |
(名数)谓四种死生之人也。【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
自性三宝
佛凡一体
常委分资粮
赖吒
别译杂阿含经
能学一分
正见差别略有十一
八大龙王
五种护摩
传光录
活文殊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学佛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善护念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梦参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坛大戒开示
果卿居士:感谢轻贱辱骂你的人

真的好怕死,怎样才能不「死」

三宝的分类

破了戒的僧宝你没有资格去说,除非破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