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有,为“空”之对称。十八有乃指以十八空所破之十八种妄执。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大四六·二二○下)载:“破...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犹如牢狱。亦即比喻众生在生死迷界中,因烦恼、业、苦等辗转不尽,而难以超出迷界;...(术语)法华经为甚深秘密之要法。非为小机劣慧所容易开演,故名。同经信解品曰: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谭婆】 此云食狗肉人。...【二处】 p0021 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五页云:如契经说:复有二处。一、无想有情处,二、非想非非想处。问:何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构成人身的五大要素。 一、色,是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术语)十乘观法之第四。以空假中三观,遍破诸惑也。...(名数)离菩提障之三种法门。即远离我心,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自供养心是也。远离我心者,不由智慧门而求自乐,远...【苦俱行法】 p0843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苦俱行法云何?谓若法、苦受相应。...(名数)以有漏智次第断下地之惑之法也。盖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下地与上地,下地者粗也,苦也,障也,观而厌之。上地...(杂名)梵语。华言池。见翻译名义集。...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比丘来到佛陀的住止之处,恭敬地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然后向...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做六度总修(台语)。意思是你若卖命...问: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周易》里面的坤卦,这个坤卦的象,六爻皆阴。坤表大地,在这...◎ 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为教为众。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来提出问题,说那个助念团:他说他自己的愿力要超过这个病人...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律法师答: 帮助可大了。 知识的东西它是生灭的东西,是能所对...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
得戒
【释氏要览】
婆沙论云。问别解脱戒。由何心得。答曰普于一切有情起善意乐无损害心得。
上篇:除三恶 | 下篇:带缕钏 |
【懮根非异熟】 p1325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九页云:问:何故懮根非异熟耶?答:忧根,作意生故;分别强故;离欲舍...
十八有
有狱
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谭婆
二处
五蕴
破法遍
三种离菩提障
苦俱行法
六行观
贺逻驮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离欲解脱大丈夫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本焕长老的禅思语录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知识份子来学佛有帮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