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苑清规》云:“三世诸佛皆曰出家成道,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传佛心印,尽是沙门。盖以严净毗尼,方能洪范三界。然则参禅问道,戒律为先,既非离过防非,何以成佛作祖?受戒之法,应备三衣钵具,并新净衣物。如无新衣,浣染令净。入坛受戒,不得借借衣钵,一心专注,慎勿异缘。像佛形仪,具佛戒律,得佛受用,此非小事,岂可轻心?若借借衣钵,虽登坛受戒,并不得戒。若不曾受,一生为无戒之人,滥厕空门,虚消信施云云。”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1173)南宋龙舒(安徽舒城)人。字虚中,又号龙舒居士。原为国学进士,所著六经训传达数十万言,一日弃之,专...(譬喻)玄妙之真理,譬之月也。三论大义钞一曰:举此秘指,以示彼玄月。...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等者。谓如实知色生及变坏。如实知受想行识生及变坏。是名修。 定者云何为定?谓于五取...【苦行】 p0840 瑜伽三十四卷十四页云:如是由证成道理及修增上故,于无常行得决定已;从此无间,趣入苦行。作...(杂语)问答往来,谓之厮禅。厮者相也。大慧书上曰:将心意识记取遮杜撰说底,却去勘人一句来一句去,谓之厮禅。...(名数)即戒四科。...(术语)梵语Āścarya,阿阇理贰。又作遏部多Adbhuta,译曰奇特。独一不偶也。西域记一曰:何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资持记·释忏法篇:“化行二教罪忏相须。若唯依化忏,则制罪不亡;若专据制科,则业道全在。故当化行齐用,则使业制...【不动业】 p0321 杂集论七卷十六页云:不动业者:谓色无色界系善业。问:何故色无色系善业,名不动耶?答:如欲界...(术语)书法会之法式表白者。如六道讲式,往生讲式,爱染讲式,不动讲式等。...即清白之法、清白业。指佛所显示之教法。又为无漏善法之总称。皆取其远离烦恼垢染之意,而称为清白。法华经序品列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②,无众过患。以此...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之境生硬吞下。这只是凡夫的硬忍耐而已。苏东坡曾如是论及忍耐...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手指抓取地上的土后,问比丘们:你们认为我指甲上的土多呢?还...
念经前能不能吃素,这个问题可以先问问自己。吃素,是偶尔为之的一缕善念,还是深信因果的真心奉持? 印光大师曾经...在百喻经中有一则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亲,年老多病,但是他很有钱、财产很多。老人有两个儿子,当他病重时很挂虑...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非令人觉悟自心,离苦得乐。盖「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定。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
登坛受戒
【禅林象器笺】
上篇:道号 | 下篇:登座 |
位于南京市延龄巷,乃以刻印流通佛典为目的之佛教文化机构。创始者杨文会有感于清末兵乱,经典多轶失,遂与同志十余...
王日休
玄月
证得诸漏永尽
苦行
厮禅
戒四别
奇特
化行二教罪忏相须
不动业
讲式
清白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念经前一定要吃素吗
公平分配财产
倓虚大师《念佛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