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机请用浏览器访问:http://w.fodian.cc
词典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故事
法师大德
佛教经文
佛教知识
全部文章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阿弥陀佛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经柜图
【禅林象器笺】
忠曰:“众寮排位图也。僧堂曰函柜,众寮曰经柜。”见〈器物类〉。
《敕修清规·众寮结解特为众汤》云:“堂司图帐已定,寮元依戒排经柜图、茶汤问讯图、清众戒腊牌、入寮资次牌、净发牌、夏中行茶汤瓶盏图。”
上篇:
净瓶
下篇:
借香问讯
分享到手机
网站邮箱
手机客户端
分别识
(术语)第六意识也。大藏法数曰:于六尘等种种诸境而起分别也。此言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第六意识能起分别,故名分别...
不动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这是色界四禅的禅定。行者修持禅定,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永...
护法阿罗汉
【护法阿罗汉】 p1461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三、护法。谓成就如是软根;虽不思自害;不放逸故,能不退失;若心放逸,...
五衣
(名数)四分律以三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与覆肩衣水浴衣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
一谛
【一谛】 p0001 如谛施设建立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十三页云:问:若谛有四;何故世尊说有一谛?...
三昧耶戒
又作三摩耶戒、秘密三昧耶戒、佛性三昧耶戒、秘密戒、三世无障碍智戒、无为戒。略称三戒,即住于三三平等之理,以本...
数人
(流派)萨婆多部(即一切有部)之异名也。主论法数,故曰数人。止观五曰:数人说:五阴同时,识是心王,四阴是数。...
无杂
【无杂】 p1042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无杂者。无杂乱故。有系属故。...
四识住
梵语 catasro vijāna-sthitayah,巴利语 catasso viāna-tthitiyo。又作四识处。谓“识”攀缘于色、受、想、行等四...
佛弟子
佛陀之弟子。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其后则广指信仰佛陀之教法...
摄食界二益
亦名:净地二益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由结净地,通无内煮;一有益也。善者惧罪,虽宿有净;恶者慢犯,虽触无染;...
毗卢释迦
(人名)Virūḍhaka,国王名。旧云毗琉璃王。西域记六曰:毗卢释迦王,旧曰毗琉璃,讹也。...
【大藏经】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父母悦,即为孝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从我们懂事起,就开始读书,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大学4年,整整16年,父母用汗水、泪...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
贪淫之人有十种过患
淫有十过患。何等为十?一者贪淫之人,虽生天上为天帝释受五欲乐,心如偷食狗常醉不醒,没于五欲驶流河中。 二者贪...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得失意罪 《集颂》: 三宝财物不与取,以力劫夺窣堵...
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头,有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哪十种呢?翻译经的译师,把梵文翻成中文。就像我们现在,...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有次...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紫柏,吴地太湖人。大师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其父沈连居士担忧他...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造福,以求自己积累功德。六度以布施为首,四...
词典首页
禅林象器笺
大藏经
更多文章
观音菩萨在佛经中的事迹故事
【圣严法师】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施食法门
业力
禅修法门
看破放下
消除业障
拜佛
人生感悟
学佛
健康素食
普皆回向
念佛法门
供佛
断除口业
大悲咒
对治欲望
增加福报
离苦得乐
无量寿经
药师法门
助念
界诠法师
圣严法师
憨山大师
绍云老和尚
智者大师
来果老和尚
道证法师
蕅益大师
梦参老和尚
如瑞法师
弘一大师
省庵大师
妙莲老和尚
其他法师
六祖慧能
净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