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谓以一粒极微小之芥子自忉利天坠下,使其被一支竖立于阎浮提之细针针尖所贯穿;此事发生之机率微乎其微,故以之比喻...(一)梵语 supratisthita。安定、安住之意。如常念“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者,由于此陀罗尼具有大威神力之故,...古印度佛教晚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学者。据藏传资料,他系东印度婆连陀罗王族班支达毗斯沙迦之子,曾从安慧、阿输迦...巴利名 Suttanta-mātikā。锡兰大寺派巴利七论中之法集论(Dhammasavgani),于卷首所揭出之四十二门,称为经本母...(佛名)Bhaiṣajyarāja,佛名。维摩诘经下曰:有佛名俾沙阇罗所如来,汉言药王。...由宅第送棺木至墓地之谓。起龛过程所行之仪式,称为起龛佛事;率众进行起龛佛事者,称为起龛师。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六...全一卷。撰者不详,日本临济宗僧汉兴祖芳(1722~1806)校订。日本宝历十二年(176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术语)对于修得或加行得之言。谓随生所得之法也。仁王经下曰: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大乘义章三...【卧】 p0832 瑜伽二十四卷十三页云:复如有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书名)天台菩萨戒经义疏之略名。又,南山四分含注戒本疏之略名。...乃弘扬大乘经典之童子。即指“一切世间乐见”(梵 Sarvaloka-priyadar?ana)之“离车”族(梵 Licchavi)童子。又称...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有身、受、心、法四个字,只有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老...
一个女人的福报走向,从服装就可以看出来。夏天到了,尤其是女性,穿的少,这其实是破财之相。在易经中,女人是阴,...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即自觉觉他的心,自利利人的心。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
有位喜欢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说:以前喜欢古玩,碰到看好的,能力允许就得想办法买回来。父亲劝我:就你那点业余水平...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取得无数真经,嘉惠后世。在这些求法高僧中,能成功返回中土者...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意珍 若捉物 入迷津 但有纤毫即是尘 不住旧时无相貌 外求...
三法无差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法身 | 下篇:三祇 |
(人名)Gautamaprajā-ruci,瞿昙姓。般若流支名。译曰智希。中印度之婆罗门也。元魏孝明帝熙平元年至洛阳,译诸经...
坠芥
善住
月官(Candragomin约7世纪)
经本母
俾沙阇罗所
起龛
曹溪大师别传
生得
卧
戒疏
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从衣服看女人福报的走向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染布的譬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