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译为定,是定心一处的意思。修行的人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时,若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做“定”,也就是进入“三昧”的境界。
2、又译作正受,是正常的享受的意思。世人的心常被外境的影响而波动,那已经失去正常,修行的人面对一切的外境时,虽了了分明,但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其心清净如镜,那才是正常的享受,也是圣者的享受。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梵语 kusumamālā,音译俱苏摩摩罗;西藏语 me-tog-gi phrev-ba。即以丝缀花,结于颈项,或装饰于身上。此为印度风...(术语)迷悟之相虽异,其实性则一也,如清浊虽异,水性则一。往生舍因曰:心性一味迷悟不二。...(术语)折伏恶人,摄受善人也。此二门为佛道之大纲。胜鬘经曰: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杂语)Rājī,译曰王妃。大日经疏九曰: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金刚锁,又作金刚锁。(一)金刚锁,梵名 Vajra-sphota,音译嚩日啰萨普吒。西藏名 Rdo-rje-lcags-sgrog。密教金刚...(譬喻)膏油与灯明。正行比膏。妙解比灯明。止观五上曰:膏明相赖,目定更资。...唐代曹山本寂禅师(840~901)开示学人之三种方法。堕,即自由无碍之意。(一)披毛戴角之沙门堕,又作类堕,即投身迷...又作叹德师。密教行灌顶之时,诵赞新阿阇梨(传法灌顶)及大阿阇梨(结缘灌顶)之德者,称为叹德师。此为最荣誉之职...(譬喻)染污之海,爱欲谓之染。性灵集八曰:飘荡染海,随众缘以起灭。...缚斯,梵名 Vasistha,巴利名 Vāsettha。又作婆薮仙。六火天之一,二十八部众之一。原系印度吠陀时代之仙人。于密...兴于我国,原系因应佛教徒之需要,而发达于文化圈。由印刷遗物而推论,最古或为隋代所刻,然年代不详。日本方面,于...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次观众生世间清净。此门中分为二别:一者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二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观察如来庄严功德中有...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将试用期工资1300元交到我手上时,我是心如蜜甜。但转正后的工...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赞叹、宣说无常、苦、空、无我观者,多有众生,...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圣谛法门,思惟世间苦、空、无常,法喜心生,随即证得初果,于...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
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
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辈九品 | 下篇:三昧耶 |
【清净戒】 p0959 瑜伽四十二巻三页云:云何菩萨清净戒?当知此戒、略有十种。一者、初善受戒。唯为沙门三菩提故。...
华鬘
迷悟不二
折伏摄受
啰逝
金刚锁菩萨
膏明
曹山三种堕
叹德师
染海
缚斯仙
印刷术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义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菩提心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