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尊是弥勒佛,左是法花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得支持不】 p0994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得支持不者:谓问苦受、不至增乎?非无间乎?非不爱触之所触乎?非违虑...寺院之房舍,乃梵行者之清净住室。明代智旭著有“梵室偶谈”。 p4633...【不相离摄】 p0324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不相离摄者:谓诸蕴等,由一法摄一切蕴等。以彼眷属,不相离故。 二解 如十...【与果门】 p1296 瑜伽九卷一页云:与果门者:有五种,应知。一、与异熟果,二、与等流果,三、与增上果,四、与现...谓听闻佛法之时,生起信仰、欢喜之一念。或谓一心尊仰佛陀而皈依之。[法华经法师品] p51...无有一定的自性。一切法因缘和合而生,都无一定的自性。...(1615~1678)清初临济宗僧。当湖(浙江)人,俗姓曹。号一初。十岁即解佛经妙义。年十八父母俱丧,礼桐月庵之鸳湖...【福不动行仍用无明为缘】 p1282 瑜伽十卷六页云:何因缘故,福行不动行、由正拣择功力而起;仍说用无明为缘耶?答...北周时代益州(四川)成都人。精通阴阳历算,且能文,性颇谲诈。年少时于益州野安寺从亡名禅师为沙弥,不耐清苦,佯...子题:善戒经、七众戒、比丘必受菩萨大戒、具足且就小宗若望菩萨犹是方便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萨婆多论云,凡...(术语)二种菩萨之一。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肯买?一个和尚立马就站出来说,那我...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姊妹所护,或兄弟所护,或妇父母所护,或亲亲所护,或同姓所护...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诸圣道。 持不淫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人天...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在地上的小虫尸体,我把它拾起来放进草堆与泥上,说:怎么这样...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
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于是放心恣意地杀生,普广地聚积罪恶的怨业,互相沿习以成俗规,而从不...
弥勒三尊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弥勒三部 | 下篇:弥勒出世 |
【逾健达罗】 此云双迹。此山之峰,有二陇道,似车迹故。...
得支持不
梵室
不相离摄
与果门
一念随喜
无自性
悟元
福不动行仍用无明为缘
卫元嵩
菩萨戒以七众戒为本
法身菩萨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路留一步,味让三分
把自己卖出去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山道上的小虫

了凡四训白话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