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释迦如来多宝如来之二大导师也。【又】一、圣师。具慧眼,法眼,化导之三力者。二、凡师。不具此三者。止观五之二曰:“教他又为二:一圣师,二凡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诸佛非一非多】 p1354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复以伽陀,显如是义。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者:谓于世间,我执力故...(术语)对于师而谓有檀家之契也。...(名数)俱舍论所说,前贪之一,分为欲界之贪与上二界之贪,而为七随眠:一欲贪随眠(欲界之贪也),二瞋随眠,三有...又作河临六字法。谓于河中修观音之六字法。依瞿醯经补阙品(大一八·七七二中):“或于水上密布净板,如法泥涂,于...【一向修毗钵舍那】 p0011 瑜伽七十七卷三页云:世尊!齐何当言菩萨一向修毗钵舍那?善男子!若相续作意,唯思...子题:回食 资持记释云:“五分教受食之仪,僧祇示进啖之法。 回食 ,谓口中回转。增一劝俗行食。王臣执务,西土常...【六经十一论】 唯识宗所依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在六经中,以《解深密经》为本经;在十一论中,以《瑜伽师地...【三思】 心识缘境,与意识相应的思心所,对境的三种审虑作用。即:一、对境取正因邪因俱相违等之相,加以审察思虑...(术语)于因明立现、比、非之三量,似现量、似比量为非量,似现量者,起分别心如见瓶衣等,作瓶衣之解,是不叶法之...(杂名)娑罗双树林谓之鹤林。一转而为鹄林。四教仪一曰:鹿野鹄林之文。三论玄义曰:始从鹿苑,终竟鹄林。正字通曰...1、平等心,即视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对诸法平等修行的人。...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佛说疗痔病经...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是堕到饿鬼、畜生道。这是为什么? 答: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全盘的否定,证入偏空;又说修空观是破坏因缘法,是断灭见。...问: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周易》里面的坤卦,这个坤卦的象,六爻皆阴。坤表大地,在这...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为出离之轶也。 我们为什么要到寺院呢?...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我觉得各种宗教都有祈祷天神,求生天国的方法,佛陀为什么不...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地球,又称为南阎浮提。四大部洲当中,南瞻部洲众生是多苦事,...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土的介绍,衬托出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摄受有情净土。其次...
二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时 | 下篇:二益 |
(杂语)顶上结一髻也。古梵志中有此风。...
诸佛非一非多
檀契
七随眠
六字河临法
一向修毗钵舍那
受食进啖之法
六经十一论
三思
似现量
鹄林
等心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为什么要到寺院呢?有这三个原因
祈祷有用吗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