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出家之称。张无尽东林善法堂记云:“以弼恩度而为上首。”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涅槃之具名。涅槃玄义上曰:毗婆沙云涅槃那,今经无那字,盖译人存略耳。大乘义章十八曰:涅槃,此名灭。那...(杂语)豫守罪而不使起也。文殊师利问经上注曰:僧炎是逆守义,伽陀尼是令不生义。梵Saṁyamagatāni。...身和土,乃凡圣的依正二报,身为正报,土为依报。...法无碍解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法名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名差别者,谓依无明等于无智无见不现观等差...(经名)大般若十六会中第十会,谓之般若理趣分(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为说实相般若之深旨者。故名为理趣分。别行之...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古仙人名,为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故号为黄赤色...(经名)一卷,宋求那跋摩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玄奘译之菩萨戒本,同本异译。记菩萨戒之戒相者。五戒者为五...梵语 vīrya。音译作毗梨耶。又作精进。即修善断恶,致力于善事之勇猛心。为“懈怠”之相反词。系心所(心之作用)...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一、常住敷具,二、知是僧物,三、露处,四、自使人敷,五、自使人不举,六、出门。犯...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系评论古今禅林之文事,乃有...位于三国时代建康(今南京)一带。吴国赤乌五年(242),尚书令阚泽喜舍其宅改建,并以其字“德润”立为寺名,可谓...(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净土十疑论...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去攀缘六尘,什么事都没有。 第八识最坏,坏就...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因为人家会问说:那你怎么知道呢? 你...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与众多比丘们聚集在婆罗那乌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缝制僧衣...
月称论师举过一个例子。譬如有一个杯子,装满了一杯液体放在这儿,有三种众生来看同一杯液体,天人看到的是大乐甘露...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也就是把学法修行落在实处,知行合一,心口相应。消归自心就是...
恩度
【佛学大辞典】
上篇:恩河 | 下篇:恩海 |
(术语)于水得自在之禅定也。若具此定,则得使身之内外为水。犹如具火定得使依正尽为火。...
涅槃那
僧炎伽陀尼
身土
法无碍解
般若理趣分
娑毗迦罗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勤
露地敷僧物戒犯缘
丛林公论
德润寺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十种礼佛方法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阿赖耶识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面
